ICO拍電影 虛擬貨幣換戲票

徐嘉凱(右二)領導的SELF團隊,成員近20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他們希望用區塊鏈技術改變電影產業。
分享

ICO拍電影 虛擬貨幣換戲票

電影向來是高成本產品,進入光影產業的門檻,動輒以百萬元起跳。香港電影從業員向政府申請電影發展基金,可謂杯水車薪,聊勝於無。但台灣有製作人作大膽嘗試,將區塊鏈技術引入電影產業,發行虛擬貨幣集資拍電影,這些貨幣將來尚可換成戲票,投資者成為觀場,進場觀賞自己投資的電影。

台灣導演徐嘉凱對電影充滿熱誠,但若按當地政府和電影產業的邏輯做事,很難籌得資金拍一部電影。過去3年他向政府提計劃、申請輔助金時不斷碰壁。徐嘉凱說:「我最初的想法和憤怒是,我們為甚麼在台北買不起房子?因為所有勞動都回饋給資本家,而不是回饋給我們自己,社會只會越來越對立。」

徐嘉凱不滿現有的集資制度:「次貸風暴發生時,我就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瞎的事情,憑甚麼銀行可以把債券亂賣、世界被這樣一群投機人操控?」之後區塊鏈技術出現了,徐嘉凱意識到,世上原來真的有一件事,可實現去中心化、有機會改變現況,這就是區塊鏈技術。

足以催生 一整個產業

徐嘉凱發起的SELF計劃,希望透過區塊鏈發行「SELF」代幣籌措拍片和創業資金,而換來的SELF代幣,除了可用來兌換電影票,還能去其他合作餐廳消費。根據《SELF白皮書》,台灣一些影城和多間知名連鎖餐飲店都可以使用。

徐嘉凱表示,將電影票代幣化(tokenlize),第一個好處就是可用代幣販售預售票做到「保底」,讓電影不至於虧錢;再者,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可將觀眾消費、推廣電影票的行為記錄在鏈上,並透過智慧合約自動給予獎勵,進一步鼓勵觀眾參與生態系統,就像是看迪士尼動畫,還能去迪士尼樂園、買迪士尼娃娃支持這個產業。「我們給大家一個incentive(動機)去參與這件事」他說。

以上述方式營運的電影《聖人大盜》,已邀請到知名製片人葉如芬和港星曾志偉擔任監製,已於8月正式開拍,預計2019年第一季上映。若順利完成,將是首部以區塊鏈為主題的華語電影。

三種代幣 功能變化多

另外,SELF將發行三種代幣。第一種是消費代幣,採用的是ERC20/223技術,這種代幣的特色是「幣幣相同」,無法區別每個人手上持有的代幣有何不同,並不適用必須以場次分類的電影票券。

第二種代幣就是電影票券,採用的是和以太坊遊戲「加密貓」相同的ERC721技術,可做到「票票不同」,由於代幣化的每張電影票券都是獨一無二,電影票券本身就有收藏性,而且能在交易平台上交易。

第三種則是綁定用戶身份的代幣,採用的是目前較少見的ERC860技術,可隨著用戶持有的代幣多寡和消費過程而產生變化,例如多看電影有累積分數功能。

SELF計畫的團隊成員近20人,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他們希望用區塊鏈革命電影產業。

《聖人大盜》邀請到港星曾志偉擔任監製,預計2019年首季上映。這將是首部以區塊鏈為主題的華語電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