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德華(Edward)現為專欄作家。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投資科學理學士,持有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資格,擁有超過十年投資交易經驗,曾任職銀行及中資金融機構交易員,熟悉香港證券市場交易,專注於證券研究分析,活躍於新股市場,對環球大市分析甚有心得,擅長以基本面及數據處理發掘投資價值!現時亦於「華富財經網」、「王冠一財經頻道」等不同平台分享買賣策略及大市分析。
從新IPHONE看手機設備股往後走勢
大市走勢反覆,中美貿易戰發展時好時壞,早前美國財長努欽(Steven Mnuchin)主動邀請中方高級官員埋檯「講數」,確實日子還未落實下,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隨即宣布將對總值約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徵收10%關稅,下周一(9月24日)起生效,今年底稅率將增至25%。特朗普又警告,若中國對美國農戶或產業採取報復行動,美國將立即進行第三個階段徵稅計劃,另外對約2,670億美元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種「一邊談,一邊打」的談判策略對投資市場來說真的無所適從,筆者依然採取保守策略,增持現金及防守性高的公用股為主。
上周另一大事要數蘋果發布會,今年蘋果一共推出三款新iPhone,分別是iPhone XS、iPhone XS Max及較低階的iPhone XR。今年新iPhone依然並未太大驚喜,撇除CPU及IOS升級外,只是新增大屏幕版本及加入專為中國地區而設的「雙咭雙待」功能。整體而言,新產品的規格及效能合乎預期,但iPhone XS及XS Max定價卻超出市場預期;而從發布新產品至今,市場反應好壞參半,網上預售亦未有出現早年的搶購熱潮,相信今年「果粉」不難買到新iPhone。
新iPhone睇淡 國產手機企業躍上
新iPhone訂價高昂,打擊「果粉」換機意欲,更重要的是iPhone XS的外觀及功能跟去年的iPhone X相差無幾,但價格卻貴出一截,引致iPhone未有掀起搶購潮,而為蘋果手機提供零部件的手機設備股今年相信亦不會有太大炒作。
筆者認為經過10年發展,蘋果手機產品已成為成熟產品,在規格功能上再向上突破機會不大,發展重心轉而至在軟件方面。觀乎蘋果業績,手機產品不再是增長動力來源,取而代之則是iCould及iTunes服務,手機規格升級成為每年的「例行公事」。iPhone能夠提價,因為已建立成熟生態圈,累積一班「鐵粉」,規格配置方面不是客戶首要考慮重點。一眾為蘋果手機提供零部件的生產商,不會因為蘋果產品提價而受惠,反而有機會因產品價格太高,令Android陣營的潛在客戶更難轉投iOS,影響銷量增長。
早前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2018年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調查報告,全球總出貨量為3.42億部。目前在全球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前五大品牌為,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這五大手機品牌在全球市佔率高達66.8%。華為以5,420萬部銷量,市佔率15.8%,成功超越蘋果,晉身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長遠而言,筆者更為看好為其他手機品牌供應零部件或供應比重較高的手機設備商,因其他手機品牌的旗艦機一直主打高規格配置及高性價比,更能吸引消費者眼球,搶佔市場佔有率;高規格的零部件能享有更高毛利率,有助提升公司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