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財經 : 國進民退 走回頭路?

分享

作者 : 《王道財經》由王冠一教授創辦,本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追蹤重要市場資訊,並致力剖析環球財金大局,務求見微知著,捕捉市場先機。

國進民退 走回頭路?

伴隨中國崛起,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開始以各種方式圍堵遏制,年初發動的貿易戰,相信只是其中一記重招。中美競爭將是一場持久戰,不必太在意短暫輸嬴,只要沉著應戰,作為後發國家的中國,亦有機會笑到最後。然而,中國經濟風向如今卻大有「國進民退」之勢,無論在企業管治、稅制改革等方面,亦令人擔心內憂比外患為禍更甚。

中國從40年前一窮二白的局面,走到今日登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位,改革與開放功不可没,一方面改革國企,放生民企,為經濟注入活力,另一方面開放市場引進外資,發展各國的貿易關係。但今時今日,內地似是銳意愈加主導地方經濟發展,政企分家蕩然無存,官員甚至微觀地參與企業管理、投資決策。事實上,「國進民退」正以林林總總的形式出現,最直接的是以國企、政府接管或入股民企,其次則是在民企內部設立黨委加強控制,再其次是在政策扶持以至銀行貸款方面,向國企傾斜。

近年內地孕育了不少優秀民企,阿里巴巴、騰訊、娃哈哈等等,傑出企業不計其數,但近半年來,馬雲宣布退休、騰訊手遊被下架,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委婉地呼籲政府減少基建投資,提高老百姓收入,以便有錢消費。本著「國進」的方向,種種政令成為此等巨企的死亡之吻,所謂扶持企業,似乎更是加速開倒車。當年中國會放棄計劃經濟而走向改革開放,正是因為深明行政與商業必須分家,站在美國步步進逼、招招圍堵的風口浪尖,中國絕不能以更封閉的方式來應對。

加稅累民企 改革脫困境

另一方面,中國減稅之聲高唱雲霄,早已是社會主流,民間甚至戲稱中國為「萬稅之國」,近年來中國雖有稅制改革,但細看之下,恐怕是名義減稅,實質加稅。內地學者發現,2014至2017年間,不包括社保費增長,企業反而多付了2,829億元的稅款;2018上半年,合計增值稅、企業和個人所得稅,政府多更多收共計多收稅款6,322億元。今年8月,國內宣布提高個人免稅額,但方式亦認為,基於徵稅內容與社會現狀不相符,變相令民企要交的稅反而增加了,中小企更是首當其衝。

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下,中國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有言內地正全力增加收入,以便有足夠彈藥不時救市,但長遠而言,面對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的圍堵,國家政策亦不宜本末倒置,大走回頭路。反之,惟有深化改革,進一步開放,才能解除目前窘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