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仁,選股眼光獨到,洞悉先機,目標與《炒股幫》不謀而合。
胃癌死亡率高 港人不容忽視
東方人一般較西方人容易患上胃癌,尤其是中、日、韓等國家。根據香港癌症香港資料統計中心2016年數據,胃癌在眾多癌症中病發率排行第六,約有1,200宗新症。胃癌死亡率更高踞第四,大眾不容忽視。
腫瘤内科專科醫生指出,胃癌病徵比較晚期才會出現,病人難以發覺。當發現常見的病徵如消化不良和體重下降時,胃癌已演化成中晚期。因幽門螺旋菌而導致的胃炎是亞洲人普遍演化成胃癌的主因,因體重過高所引致胃酸倒流亦可引發在食道和胃之間的癌症。
防範勝治療 趁早有得醫
若能在胃癌未擴散至其他器官時發現腫瘤,外科醫生會以手術方式為病人切除在胃部的腫瘤。為免癌症復發,他們都會為病人切除胃部附近的淋巴核。為減少復發機會,會由腫瘤科醫生為病人進行預防性化療,為期半年至一年。另外,亦有口服或注射式藥物能有效地減低胃癌病人的復發機會。
相比其他癌症,末期胃癌可使用的藥物不多。一線治療主要以化療藥為主,若病人有HER2基因突變,醫生會配合抑制HER2基因的標耙藥物。然而,只有若20%的胃癌病人有這種基因突變,大部分病人未能受惠,只能單靠化療藥物作治療。若病人對以上藥物出現抗藥性後,便需要換藥。現時,醫生除了可選用另一種化療藥為病人繼續進行治療外,還可以配合抑制血管增生的標靶藥。
若病人身體狀況欠佳,未能使用化療藥,也可以單獨使用抗血管增生藥作治療。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是針對血管的藥物,目標是令包圍著腫瘤的血管減少,令腫瘤失去養分供應而減慢增長甚至縮小。
另外,基於這類藥物是針對血管而並非腫瘤上突變的基因,病人毋需作腫瘤活檢和基因測試,只要身體情況許可和經專業腫瘤科醫生判斷下,都可使用這種藥物。
預防勝於治療,若市民有任何胃癌的病徵都應該盡早求醫。現時比較準確檢驗到胃癌的方法為胃鏡,由醫生用內窺鏡檢驗食道和胃部。若能提早發現胃癌,便可以增加利用手術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大大增加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