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 :創業板大逃殺

分享

創業板大逃殺

由2018年開始,香港監管機構積極「洗太平地」加強監管,除連番出招打擊買賣上市公司地位的「殼股」活動外,「DQ」風潮更令剛易手的上市公司新主聞風色變,押下資金博買盤重組的小股東亦隨時損手爛腳。但受影響最深的應該是以前的創業板,今日的GEM股(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自從新例實施後,GEM公司轉往主板的路已完全搗塞,本身「殼價」現已乏人問津,GEM亦已成為一個獨立板塊。經本幫小記向諸位市場人士垂詢後,基本上得出創業板已名亡實亡,炒多一轉得一轉,改例已變成殺板的結論。至於交易所不理小股東死活已是後話。

撰文:炒股幫特約記者  封面設計:Amy Wong

港交所(00388)去年初至今已經實施多項有關措施,包括由2月15日開始已正式取消創業板轉主板的簡化申請程序;7月實施打擊「向下炒」措施,禁止所有會令累計價值攤薄效應達25%或以上的供股活動;以及8月份所引入快速除牌機制,即主板持續停牌十八個要除牌、創業板持續停牌十二個月要除牌。另外,該所亦會以業務不足為由,向部分公司正式發出除牌通知,例如較早前曾為本幫做過封面故事的永保林業(00723)算是經典案例。據粗略估計,市場目前約有百家未能符合有關足夠業務運作規定的公司,估計「DQ」潮陸續有來。

港交所亦已正式刊發打擊借殼上市諮詢文件,建議收緊業務不足公司的定義,規定公司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及資產支持其繼續上市,而非現行《上市規則》所載只須有足夠業務運作或資產。對此「行運社長」劉東霖表示,港交所此舉無疑增加「業務不足公司」借大型收購翻身的難度,相信當中只有約一成的上市公司可以逃過除牌厄運。他補充,諮詢文件更建議買殼後注入資產及出售舊業務的期限,由現時的兩年增至三年,即賣家變相要同新主打工。

創業板在1999年面世,其初衷是吸引科技公司,並且獨立於主板。但在2000年科網股爆破後,港交所在2007年改例,將創板定位為到主板上市的踏腳石。港交所於2018年2月14日推出的諮詢文件中,提到將創板「踏腳石」的功能移除,變相提高上市門檻。

投資創板屬高風險

據Conrad Investment Services執行董事楊德華表示,自去年新例實施後,以前的創業板已變成今日GEM板,GEM的上市門檻亦提高不少,以前只要求有關公司對上兩年的業務現金流入每年為2,000萬元,現在要3,000萬元了。須知道影響GEM板的投資價值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GEM公司的殼價,由於轉往主板的簡易程序已不適用,相信GEM的殼價已下跌一半有多。新上的GEM公司如果要轉主板上市,就要當重新上市,包括重新招聘保薦人、刊發招股書等,基本上與申請主板上市無分別。另外在新例之下,現時主板上市又難了很多,包括三年財政年度的盈利要有5,000萬元,市值要超過5億元。「咁講啦如果有一家公司本身已經有咁嘅條件,為何還要上市呢?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唔細㗎。」

楊德華補充,現在港交所已將GEM板當獨立板塊看待,再不是以往吸引新興業務,新公司上市。事實上GEM板已標明是較高風險的投資類別,有不少基金都不會買入GEM股票。賣殼方面,以前很多GEM公司一上市就賣殼,可是目前大股東的禁售期已延長至兩年,即「期殼」要等兩年才易手。就算真的有老闆急著上市,都不如直接買主板的殼好過了。所以,無論從「殼主」的角度,抑或散戶的角度出發,投資GEM的回報與值博率都不高。對於現在仍然停牌的GEM公司(見表),更加是被打入無間地獄,永無翻身之日。

最新GEM停牌公司名單

股票編號 股票名稱 停牌日期
08312 睿鋒集團 2018年12月10日
08046 恆芯中國 2018年11月27日
08116 中國幸福投資 2018年11月05日
08197 北斗嘉藥業 2018年09月27日
08256 金利通 2018年08月08日
08165 華普智通 2018年05月15日
08129 雲信投資控股 2018年04月12日
08273 浙江展望 2018年04月03日
08286 長城微光 2018年04月03日
08182 中國糖果 2017年12月12日
08215 第一信用 2017年11月24日
08341 艾碩控股 2017年06月12日
08173 萬亞企業控股 2017年03月20日
08306 中國有色金屬 2015年04月01日

 

有運行避過GEM大逃殺

由黎姿(現名黎珈)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的卓珈控股(01827,創業板時是08358),就是仍行舊例,獲聯交所批准轉至主板上市的「成功逃生股」,該股已於本月15日於GEM除板,並於18日在主板以代號1827掛牌。集團指出,相信轉板上市將提升形象,以及增強股份對機構投資者及散戶的吸引力。根據資料,黎姿於2007年接手弟弟黎嬰的醫學皮膚護理生意,並於2009年在銅鑼灣開設首間醫學美容中心,卓珈其後在2017年於創業板上市。

創業板在1999年成立的初衷是吸引科技公司,並且獨立於主板,但在2000年科網股爆破後,港交所在2007年改例,將創板定位為到主板上市的踏腳石,平均每年約有8至9家公司循此方法轉板。時至今日,相信繼卓珈後很難有第二隻可以轉往主板的GEM股。問及禹洲金控研究部主管白賴仁則表示,「港交所變相謀殺創業板,卓珈算幸運啊。」以創業板公司轉往主板須委任保薦人為例,提高相關成本與風險,預期不少創業板公司失去轉主板的能力。他又稱,殼價走勢較為難看,不知是否借殼需求有變,惟相信創業板公司殼價會受壓,主板公司殼價則相反。

創業板不是低級壞人遊戲場

換一個學術性更高的角度去看GEM又點呢?據專門研究企業發展的MASTERMIND大承諮詢主席何華真教授表示,他從來不認為創業板沒有存在價值,遠在創業板出生之前,他已經與震雄創辦人蔣震同表支持,一個能支持中小企的股票交易市場產生,可惜後來創業板種種發展,無法與納斯達克看齊,淪為一班低級壞人的遊戲場,很明顯是一種缺乏治理術與深度的惡果。

對企業傳承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忘記最後一個傳承出路,是將企業售予有心人。若規管當局對意圖出售企業者不友善,是扼殺企業延續,進而扼殺企業傳承的行為。

何華真建議,如果有老闆真心想藉收購做好企業,其實可以效法律政處的做法,外聘有分量的戰略資訊公司如大承諮詢做護航。現時不少家族或基金,面對親屬好友,甚至陌生人的邀請去投資收購公司都會遇上不少問題,所以新收購者需要透過第三方作深入了解。

第三方可用的手段很多,例如對業務主管的心理測驗、側寫Profiling、對團隊力的了解、對開發戰略提出質詢。至於種種高級盡職審查如People Due Diligence、Operations Due Diligence,這些並非傳統審計師行具有的能力,要有一班真正有商場打拼經驗的戰將,才能真正理解準上市公司,是否有能力在上市後壯大,還是在騙股東股民的錢,同樣的道理,日後各種增發,亦可以用相同手段去理解以及批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