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永文,中國農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曾奪全港珠心算冠軍。 大學時期,「幸運地」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因投資股票獲利12倍被報章訪問,另每年都能發掘倍升投資機會,成為專業投資者。
如果真的有120歲命
長命120歲,最近成為了熱問話題。如果真的有120歲命,我們當下應要準備甚麼?許多國家,退休年齡都設在60歲,大部分人22歲大學畢業開始進入職場,工作38年,60歲退休開始60年的退休生活。60歲退休是早是遲,很難得出一個令所有人滿意的結論,相信這取決於各國政府的庫房能否持續派發退休金,怎樣應對,自身規劃比依靠政府養老金更加可靠。120歲,看似很老,但又好像不是,近在香港,大台訪問了一位97歲的長者,精神狀態十分好,講話行動自如得像60多歲的伯伯,當然受訪者練習太極數十年,現在每日仍教授三班太極學生,或許這是他健康長壽的原因。遠在英國,97歲的菲利普親王自駕發生車禍雖令人驚訝,但90多歲的長者已不再是從前人們想像的老邁,頭腦可以很清晰,行動可以很自如。
投資自我 自主人生
筆者認為退休可簡單分為主動退休及被動(迫)退休。啃老族,意即年青時不論起居飲食都相當倚賴其年長的父母,日本情況尤甚,其他發展國家趨勢亦有增長,觀乎香港本地年青人,靠父幹置業的也越多見,年青人最大的財務目標被父母一炮達成,上進心自然被磨滅,於是就騎牛搵馬做份工甚至抄散應付基本生活,然後全職「吃雞」、面書、煲劇,過著安逸的主動退休生活。相反地,不少行業最近都大幅裁員,近期較矚目的例子是某媒體公司裁員70多人,若然一位年屆50的高層被裁,時下媒體行業又不是高速起飛的行業,同行未必肯付出相對高的成本聘請,那位自覺位高權重的高層自尊心強的話,可能要選擇被迫退休。
現實地說,不論主動、被動退休,都是一個字:錢。啃老族有的是被啃父母的資本,年紀輕輕就能主動退休。相反,如果沒有足夠積蓄,即使能活到120歲,也要勞累到119歲354天。2019年福布斯富豪排名第1和第6的李嘉誠及呂志和的退而不休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有甚麼驅使他們選擇繼續工作,相信是因為熱愛,其次是他們有能力選擇甚麼時候工作,與富豪當然不能相提並論,但作為沒有龐大企業、財產的普通人,應當於在職期間想盡辦法開源,開源比節流更重要,你可以奢望再選中20年前的亞馬遜股票、30年前的小飛象滙豐及50年前廣東道地舖,但一定要持續認真學習投資,培養能發展成為職業的興趣,很多人無知地以為一旦有錢就不想工作,說白了他們做的還不是他們熱愛的工作,因此想一朝發達嘆世界。正如呂志和拒絕退休的原因,「每天看日出日落,最後咩啊?等死囉!」你想安樂地等死,還是勞累地等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