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平:從日本的經驗看QE有用嗎

分享

作者 : 任曉平—光大新鴻基 外匯策略師

 從日本的經驗看QE有用嗎

日本自90年經濟泡沫爆破後,就失落10、20、30年。日本政府期間,試過無數次放水和收水,大搞無用的基建,並沒有對真正的問題對症下藥。人口老化和出生率嚴重下降。

從美國經驗看,最高的消費高峰以年齡去劃分的話,是45歲是消費高峰期,之後隨著年紀增長,消費反逐步回落,到80歲後,消費只是之前的1/3。且當中的75%消費是在醫療方面。所以就算QE這班人也不會增加他們的消費。

年輕人一直是消費市場的主力,但隨著97年亞洲金融風到來,日本的終身僱用制也改變了。年青用先、轉合約制僱用,過了幾年後才變成終生僱用,結果這就是僱員的一個難關,很在意能夠轉正之前就被辭退。這個不安全感和低工資也導致消費下降,也不是印銀紙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過去日本政府用增加政府開支,甚至興建無必要的道路建築在人口稀疏的村莊。浪費資源之餘又增加政府負債,所以日本政府的債務膨脹。

全球各國央行都進行QE,但見不到通脹大幅度上升。在貨幣數量論中,有一條公式MV=PQ。M是貨幣供應量,V是貨幣流通速度,P是物價水準,Q是實質產出。在美國自從2000年以來V一直下跌,所以就算美聯儲怎麼減息和印銀紙,通漲都是在低位。那麼為甚麼V會一直下跌呢?因為債務上升及人口老化所造成。

日本最新一次QE是2013年,並且做得非常激進。現時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比美聯儲還大,代表日本央行QE規模比美國大,但經濟增長自上次上調銷售稅後,就沒有再大幅度增長。通脹也沒有如預期般回升至2%。主要是人口老化,MV=PQ的定律無法再打破。

美聯儲上周議息後宣布今年不加息,QE也在9月份結束。美國的人口結構因為有移民,所以沒有日本惡劣,但戰後嬰兒退休潮也影響了美國的貸幣流動速度。所以美聯儲印錢也不會引發通脹。那麼從日本的經驗,再次QE也未能再刺激經濟。

雖然QE未能為日本的經濟帶來增長動力,上調完銷售稅後,日本政府的財政赤字有所改善。今年10月日本會進一步上調銷售稅利率至10%,加上明年奧運在東京舉行。過去5屆奧運,有4屆奧運前該國貨幣都有升值,只有悉尼奧運眨值。所以預期美元兌日圓有機會下試108-10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