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迦傑:ESG如何評分?

分享

作者:梁迦傑博士Dr.L,社企分析員及CSR教育先鋒,喜歡研究不同中外企業、上市公司對社會環境及公司管治的正負影響。

ESG如何評分?

這是一個正在「自我實現」的金融市場革命,只是ESG當前這場革命的一大缺陷,在於扮演關鍵的組織「打分數機構」未有統一評分標準,導致對同一家公司的評分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然而在我眼中,再正常不過。就像評審機構對一家企業評分往往不同,各機構偏好的議題重點不一樣,自然就有相應權重的差別。

所以你必須搞懂「負責打分數的這群人在想什麼?如何評分?」。道瓊永續指數成立於1999年,是全球第一個追蹤企業在ESG績效表現的指數,在永續發展評鑑上,算是先鋒。因為評鑑做得最早,後進者就會拿DJSI(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的架構及方向做樣本。至於評鑑方式,則是採「受邀制」以取得問卷填答資格。每年,DJSI會寄發永續評比邀請,給全球至少前2500大企業的CEO、COO或總公司投資關係部門。若企業有意願參與,DJSI便會提供線上問卷讓企業填寫;之後再依據回覆內容,進行查證及評比作業。在DJSI的題目大多是原則性內容,企業很難從個別題項中,釐清問題要表達的真正內涵。如「公司是否公開陳述、鑑別實質性議題的分析流程?」對初接觸的企業來說,填寫過程可說是艱巨的挑戰,解讀稍有偏差,導致資料提供錯誤,就可能使永續績效得分落後。而另一種ESG評鑑方式,是透過分析師實地走訪、深入面談,靠第一手資料及現場觀察加以評分。類似這樣的評鑑單位,並非一般指數公司所為,而是訓練有素的資產管理公司ESG分析小組才能辦到。除此以外,不少投資機構都設有自身的相關研究單位,市場上也有專責評比ESG的機構,共通點都是「靠分析師實地訪查」。

相較傳統財務分析,ESG分析師必須能從多個學科中,找到投資想法及靈感,並將相關知識聯繫起來!在國外通常ESG研究小組成員,背景包括律師、會計師、前公司高管、氣候專家,甚至還有退伍軍人。實際執行上,這群背景多元的分析師除了與管理者訪談,還會走到生產線,或者直接與基層員工聊天,員工批評或抱怨愈多的公司,反而會有比較高的評分,因為這代表公司文化鼓勵員工提出問題,員工也敢講。

評鑑單位最愛問的問題是「這個目標是怎麼來的?」「公司上下是否形成共識?」。接著開始反推,依據公司提出的方法,檢視是否具體可行。之後就逐步逐季去追,就像傳統分析師在追企業獲利,只要一季沒做到,就調降評等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