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迦傑博士Dr.L,社企分析員及CSR教育先鋒,喜歡研究不同中外企業、上市公司對社會環境及公司管治的正負影響。
對不同產業而言 關注的企業社會責任是否有所不同
即使再大的企業,也無法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不同企業關注的CSR面向,往往跟誰是「利害關係人」有關;對「利害關係人」所要承擔的責任,又常因產業別、國情、文化、企業規模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企業在評估利害關係人對象上,常以風險高低來評估,也就是說,會對公司營運影響最大的,就是重要利害關係人。舉例來說,對傳統製造業的紡織成衣業而言,因為產業特性是勞力密集,最擔心發生罷工,勞資問題會是主要議題;對化工產業來講,污染和安全可能是企業經營的最大挑戰,環境保護就是關鍵議題;企業對企業的產業如電腦製造業來說,上下游的緊密配合是競爭的關鍵,因此供應鏈關係非常重要。對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服務業,如零售通路、金融保險業、觀光旅遊等,消費者的客訴、抱怨,甚至拒買,對企業影響之巨,所以消費者在利害關係人上應該排第一順位。此外,同樣是對員工的責任,不同產業的關注面向或重要性也會有所差異。例如,科技公司強調的是創意和技術研發,為了鼓勵員工創新和績效,工作環境要更著重平等對待與彈性自主;而傳統產業比較強調合理的薪資和勞動條件。像保險福利的議題,對軟體開發公司的影響就很小,因為員工人數少;但對需要大量低薪勞工的零售業來說,挑戰就大得多了。就像策略管理大師麥可.波特所說,企業應該鎖定一些對自己最重要或最具策略價值的社會議題,其餘的則交給其他更適合的產業、非政府機構或相關政府機構來處理。推動CSR的主要考量,不僅要對社會有好處,對公司也要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