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9 -30 投投是道
作者:蕭永文,中國農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曾奪全港珠心算冠軍。 大學時期,「幸運地」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因投資股票獲利12倍被報章訪問,另每年都能發掘倍升投資機會,成為專業投資者。
================================
題目:併購潮湧現
上月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母公司LVMH與美國珠寶商Tiffany達成併購協議,LVMH將以每股135美元提出收購,交易額163億美元,是LVMH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比2017年以70億美元收購迪奧(Christian Dior)更高。今年併購潮在貿易談判環境下並沒有被減速,反之,今年以來全球企業的併購金額比去年同期還輕微增長0.6%,達5.1兆美元。以區域區分,北美洲仍是最大企業併購地區,總金額2.5兆美元,和去年相若。歐洲企業併購交易金額為1.3兆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1%。以產業別區分,工業併購按年增長高達25.3%,達5,329億美元;基本原物料產業併購年增率則有32.1%,是所有產業中併購金額最大的產業;科技業今年的併購比去年同期減少19.6%。
強強聯合 掀起熱潮
近年美股強勢及各國央行維持低利率,對今年的企業併購有正面影響。近日歐洲央行公布議息結果,存款利率維持在負0.5厘,融資利率維持為零,符合市場預期,還表示會繼續推行資產購買計劃,直至在加息前的「不久」,每月購買規模為200億歐元。總部位於歐洲法國巴黎的LVMH集團旗下品牌包括:葡萄酒及烈酒、時裝及皮革製品、香水及化妝品、鐘錶及珠寶以及精品零售等五大領域、50多個精品品牌,收購美國珠寶商Tiffany後,加上LV原有珠寶品牌的Bulgari品牌,讓LVMH集團在珠寶的全球市占率擴大一倍以上,並達到18%。分析指,併購後LVMH集團有能力和擁有卡地亞(Cartier)和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的瑞士Richmont歷峰集團抗衡,在珠寶市場也能趁機延伸到美國和亞洲市場。此樁收購過幾天,市場傳出另一法國巴黎奢侈品集團、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亦有意收購意大利高級羽絨品牌Moncler,彭博引述消息報道,雙方正展開探索性會談。
科技界較為矚目的有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併購雷神,其今年以逾900億美元併購雷神(Raytheon),聯合技術公司)是一間超過1100億美元的企業集團,而雷神公司是一間超過500億美元的美國國防承包商。市場預估併購後的總市值將逾1,000億美元。若以今年兩間公司合併的營收估計將超過74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波音的第二大航天及國防工業,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併購。兩間公司併購後,航天與國防產業的發動機、飛機座椅、F35戰機、愛國者飛彈系統、神盾系統和太空衣,都將納入同一家公司。原屬聯合科技Otis電梯和開利(Carrier)則從聯合科技分拆出來,愛國者飛彈和神盾系統是雷神公司的主力產品,飛機發動機是聯合科技在航天國防產業的強項,這樁併購就是要把國防與航天產業合併,期待能和其他競爭者搶奪國防與飛機訂單。
美國醫藥界近日出現一系列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的併購交易,默克製藥(Merck)12月9日宣布將斥資27億美元收購ArQule,這是一間利用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劑(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開發癌症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而賽諾菲Sanofi在諾華(Novartis)前高管Paul Hudson領導下,宣布計劃以 25億美元價格收購 Synthorx,這是另一間開發癌症療法的臨床階段公司。上周XBiotech將實驗性皮膚病學治療藥Bermekimab出售給強生公司,預付款為7.5億美元,後續分期付款還有6億美元。12月6 日,Astellas Pharma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基因療法開發商Audentes Therapeutics。2019至今美國藥物製造商和生物科技公司已的收購金額已達創紀錄的3420億美元。最新鮮滾熱辣的,12月14日歐洲外賣巨頭,德國Delivery Hero公司將以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韓國競爭對手Woowa Brothers,收購後,Delivery Hero將擁有Woowa Brothers 87%的股份,兩間公司將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以進軍正在蓬勃發展的亞洲食品外賣市場。
以上冰山一角的例子,可見歐美企業大舉併購的行動力,中國向外併購活動如何?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十年前成為國際併購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以來,中國企業首次成為全球資產凈賣家。今年,中國企業大量出售海外資產,中國企業出售美國資產的規模已飆升至260億美元以上,而2018年全年的這個數字僅為80億美元。今年中國沒有金額逾100億美元的大型併購活動,除了中美貿易談判因素,中國政府從2016年底開始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海外併購必須接受相關部門的事先審查,亦是主因,那各國企業的競爭力,似乎很大程度依靠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著重的「高質量發展」,才能獲取消費者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