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 先機港股/ 英皇/ 陳錦興
#大市否極泰來 下半年要樂觀
2020年上半年,大市在動盪、難測及悲觀氣氛下走過,恒指期內的波幅介乎21,100點至29,000點,這個波幅反映了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疫情突襲全球、美國啟動無限量寬及金融市場猶疑不定等等的情景。無疑,恒指仍帶着不安進入2020年的下半場,似乎難以安枕。然而,潛在利好因素也在發揮,包括中港兩地的資本市場同時被激活,是難得一見的利好因素。港股持有一點樂觀,絕不過份。
最近港交所(0388)的股價,創出自2015大時代以來歷史新高,意義非凡。2015年,滬港通只是初步引入,市場卻有無限憧憬,估值虛高難支持。經過5年的變化,滬深港通已非常成熟,也經歷過考驗。2019年滬深港通總成交金額高達10萬億元,按年增109%,這樣的增長勢頭未見減弱,因為未來有更多大型及優質科網股被納入港股通。
港交所進行上市制度改革,大量新經濟及生科股份引入,大大改善了港股側重傳統產業的結構,深深吸引亞太時區的專業投資者。因此,港股的深度和闊度均有顯著變化。港交所已是名副其實的國際金融中心,估值上有堅實的支持。
至於A股,國際認受性已在不斷提高,無論是美國MSCI及英國富時兩大指數,都已逐步提高A股在其主要指數內的比重,而追縱指數的被動及主動資金,都持續流入A股,並無因為政治及經濟前景問題而卻步。資金的取態是最誠實,外資對A股的中長線看法,顯然是具備信心。
此外,內地也在推動激活資本市場的措施,上海科創版是其一,而深圳創業版行註冊制是其二,再加上今年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資本市場重新活躍可期,最近滬深兩市總成交穩步增加至9,000億,這就是訊號。
誠然,不能低估疫情對全球經濟的破壞程度,惟不利消息看來已在上半年集中爆發,即使當前擔心第二波疫情反彈,衝擊力也不像首次爆發期,因醫療體系、應對準備及社會意識,都較疫情初期時進步,而更重要是加速研發疫苗,若今年底可應用,屆時市場將更放膽炒作經濟及社會正常化。
股市從來都是向前炒,不會回頭望。除非這趟疫情完全超出人類能力所及,最終是無法控制,經濟受到綿延不斷的衝擊,否則投資者都可以將疫情因素充份消化,並預期經濟重回軌道。
美聯儲承諾超低利率及量寬至2022年,這是非常清晰的貨幣政策,當經濟稍現復甦動力,市場風險模式必將啟動,股市自然水漲船高,落後的中港股市必受惠其中。下半年的港股,悲觀的看空;樂觀的看多,各有偏好;各有理由。惟股市的歷史顯示,危機始終會過去,股市總是偏愛樂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