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論劍:Just in time→Just in case

分享

Just in time→Just in case

新冠疫情持續干擾全球供應鏈,資本市場也產生戲劇性變化。從去年三月Fed開始「無限QE」,現在通膨加劇,美國何時會「收縮QE」?全球都注目Jakson Hole全球央行總裁會議,但美台股市仍走多。中國改革開放43年,上期點出習近平目前重點是「共同富裕」,陸港股反而變數多。

疫情後跨國性企業有新的戰略思維,美中貿易戰已確認全球分成二大體系,雙方競爭下,夾在中間的台灣得利最多,因為一直扮演著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疫情不只是造成遠洋貨櫃輪大漲,散裝航運也創了13年天價,本期有重要分析,空運也大漲價。傳統想法認為疫情減緩就會恢復正常,但現在美國儘管打了兩劑疫苗,也仍然擋不住Delta擴散,運費不下來。歐美疫苗夠,即將要打第三劑,經濟解封了,但亞洲地區非常緊張,馬來西亞、越南仍採取封城作法。8月23日高端疫苗在蔡總統領先開打後,2天就有4人致死,BNT通過完全授權,標普和那指就創新高。傳郭董赴歐搶貨,BNT最快八月底來台150萬劑,台股也大漲上「萬七」了。

海運不只是建新船,包括深水港重建及搭配的陸運工程,全部都需要時間,這些投資是重大升級,正好拜登推出基礎建設1.2兆美元,榮景可能會旺更久。過去Just in time的低庫存及高效率,現在改為Just in case,首要庫存穩定,不被料源短缺困住,思維完全不同,結構面有重大改變。環球晶徐秀蘭董事長說,現在客戶下單至少三年,甚至有8年長單,手中已有千億訂單,可長線佈局各地擴產計畫。

航運股不如六月狂熱,但本益比超低。別忽略疫情的結構性影響,大廠已非如過去將庫存量盡量壓低,我認為產業景氣將更長,個股仍有很大空間,請參考本期精彩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