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尋寶圖:內卷化和躺平

分享

《白氏尋寶圖》

內卷化和躺平

這次沒有新股分享,就分享一些內地網絡詞語給大家,了解這些對投資內地股票有些幫助的。內卷作為一個人類學術語,內卷原本用來指亞洲農業社會中長期精耕細作投入大量勞動力卻沒有實現經濟突破的問題。在各個行業處於激烈競爭中的中國年輕人認為,他們面對競爭的無力感與這個現象有共通之處。

在微博上,與內卷有關的各類話題瀏覽量累計已經突破10億,在去年一項評選中,內卷成為中國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

2020年,幾張清華大學學生用功讀書的照片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卷」引發的討論由此開始。照片中,有人騎在自行車上抱著筆記本電腦寫論文,有人邊騎車邊看書,有人騎車吃麵。「清華卷王」的說法開始傳出,中國最高學府的競爭之激烈引發許多年輕人的共鳴。(這相也不難找,有點震撼的)

有學生向舉例說明這個詞的內涵:一篇論文作業的字數要求本是50,00字左右,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許多人選擇寫到8,000到10,000字甚至更多。到最後,可以獲得最高檔成績的學生比例沒有發生改變,但幾乎每個人上交的作業已經大大超出了老師的要求。

簡單一點,就是浪費了很多精力,但結果不變。其實在台灣地區也發生這事,街上的小吃便宜得過份,因為不敢加價而影響銷路,但同時間工資也沒有變化了,最後令整個社會慢速發展。

如今這個詞語已經被各個行業借用。一位女生在一家中國頂級互聯網公司工作。她表示,近兩年來由於互聯網市場飽和,自己不僅要面臨互聯網行業常見的「996」式加班,還有公司內部其他團隊帶來的「被動競爭」。

「原來是同一個項目每一人負責一個模塊,如今好項目變少了,就會有很多人會來搶你獨立負責的模塊,大家都想來分一杯羹。」

她稱自己的情況不是孤例。「我卷,我下面的人也在卷,我老闆、甚至老闆的老闆也卷」。

「內卷在中國的語義與競爭白熱化高度聯繫在一起。年輕人不斷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如果不努力、不競爭就會落後、淘汰、出局……但他們一直在同一個水平上,像一個陀螺被敲打,卻沒有突破,」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飆分析道。

「他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很累,覺得自己重覆性的投入沒有形成突破,看不到意義。」

為了對抗這個老鼠圈的窘境,躺平出現了

在流行半年多以後,一個與「內卷」截然相反的新詞——「躺平」橫空出現,將這場討論帶入下半場。

今年4月,在類似網絡論壇的一個「百度」貼吧裏,一篇《躺平即是正義》的發帖吸引了許多目光。

「兩年多沒有工作了,都在玩,沒覺得哪裏不對,壓力主要來自身邊人互相對比後尋找的定位和長輩的傳統觀念……人大可不必如此,」文中寫道。

「我可以向第歐根尼之水在自己的木桶裏曬太陽,也可以向赫拉克利特在山洞裏思考『邏各斯』,既然這片土地從沒真實存在高舉人主體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製造給自己。」

「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署名為「好心的旅行家」的這則發言在網絡上獲得大量轉發,他本人也被獲封「躺平學大師」。「只要我躺得夠快,資本就剝削不到我」,「社會險惡,先躺為敬」,許多人紛紛這樣附和,躺平是年輕人對「內卷」的一種反抗,是以放棄他們認為無意義的努力來退出競爭。雖然這個概念並沒有提供不同的行動方案,這卻是老子清靜無為的現代化行為。

官媒卻不太支持這個態度了

中國官方媒體對於「躺平」的討論表示擔憂,甚至譴責。《光明日報》發文指出,「躺平族」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不利」,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人口老齡化等挑戰的背景下,社會需要青年帶來「創造性貢獻」,而「未富先躺」的傾向需要引起警惕。

《南方日報》則直接抨擊稱「躺平可恥」。「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在壓力面前選擇『躺平』不僅不正義,還是可恥的,這樣的『毒雞湯』沒有任何價值,」文章稱。

《中國科學報》在微信公號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則指,「『躺平』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不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還對不起億萬個努力工作的納稅人。」

躺平的現象,已經慢慢在年青人的就業率、結婚率、出生率和購房比例上顯示出來了,官方不頭痛才怪。

「內卷」 現象實質是一種中產階級焦慮,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並不是一個「很急切的問題」,也沒有快捷的解決辦法。

「最重要的不是哪裏出了問題,而是怎麼才能形成一種社會合力。現在(中國)找不到可以突破的地方,因為其中有很多利益,都是靠不合理吃飯,」他表示。

在互聯網工作已經多年的女孩似乎已經接受自己將會繼續「內卷」的現實。「我也很想躺平,但總還是要賺錢吃飯的。」 她說。

為了對抗躺平,所以官方各種行政方式開始出手了,禁網遊時間,禁補習,禁996,鼓勵三孩

其實這些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分享過的內容,只是提早推出了,所以這本書不能不讀呢。

讀懂中國,不是容易的事,讀者們也要努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