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通貨幣的品種及其重要性
硬通幣(hard currency),又可以稱為強勢貨幣,簡單點來說就是能夠保值的貨幣。一般來說一些經濟上和政治上比較穩定的國家所發行的貨幣就可以稱之為強勢貨幣。大部分硬通幣在全世界的跨境貿易當中佔了很大的比例,有時候比本土的貨幣更加受歡迎。比如說在印尼,很多專門出租給國外的行政人員的別墅,租金都是以美金為單位。
硬通幣在一般情況下都會比較穩定,而且流通量極高,最大的強勢貨幣首選應該是美元(USD),其次是歐元(EUR)和日圓(JPY),以上這三種貨幣除了是強勢貨幣以外,它們亦是主要的量化寬鬆貨幣,經常在固定的周期性內會買債,甚至乎會向市場買入按揭證券債券,向市場釋放流動現金,可以說是外匯市場的主要流通量的貨幣。其餘的硬通幣包括英鎊(GBP)、澳幣(AUD)、瑞士琺瑯(CHF)和加拿大元(CAD),有時候甚至會包括紐西蘭元(NZD),大部分國際的投資者都會比較喜歡以上所提及過的強勢貨幣,因為這些國家之間互相都有商貿來往,而且有適當的波幅,但又不至於在短時間之內會有大幅的升值和貶值,有部分還會提供少量的存款利息。
美元(USD)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儲備貨幣,早就替代了黃金的位置。而且大部分國際貿易往來產品的定價,都以美元來結算,所以美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定位。雖則如此,由於它量化寬鬆的規模極為龐大,時間上亦維持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下亦帶來了長時間的複式通脹,尤其是對美元掛鉤的國家影響更深。這就解釋了為何香港的樓價,無論經歷了經濟不景甚至乎疫情的情況下,都仍然屹立不倒。實際的原因可以理解為美元(USD)不值錢而港元(HKD)和美元(USD)又有著掛鉤的關係,直接引致港元也不斷貶值,如果房產的實際價值沒有下調的話,那就必須要用更多已經被貶值了的港元去購買同一個物業。
除了主導性的美元(USD),和其餘兩種量寬貨幣以外,部分的硬通幣都會與商品價格有直接關係。例如,黃金和澳元(AUD)、石油和加拿大元(CAD),價格經常都會接近同步移動(圖一),所以有時候外匯投資者買賣澳幣兌美元(AUDUSD),和美元兌加拿大元(USDCAD)的時候,可以跟黃金兌美元(XAUUSD),和石油的價錢來確定走勢,功能上就跟相關的外滙對買賣(Correlated Pair Trades)的方法差不多,可以增強買賣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