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被動收入工作坊:外滙交易平台的類型和特性

分享

 

 

 

 

 

 

 

 

 

 

 

 

 

 

 

外滙交易平台的類型和特性

外匯交易平台種類,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有交易員模式(Dealing Desk),簡稱為DD,和沒有交易員模式的(No Dealing Desk),簡稱為NDD。

(1)有交易員模式DD的外匯平台又叫做市商(Market Maker),簡稱為MM。通常會有一個處理平台來處理訂單,買賣點差一般都會固定在某一個水平範圍。做市商,顧名思義就是製造市場又或者供應一定的成交量,令到平台有一定的流動性,跟牛熊證和窩輪運作的模式差不多。在一定的條件下,當交易者買賣的時候,做市商就會作出一個相反方向的交易,來完成這個買賣。嚴格來說,平台其實就是和客戶對賭,變成了這一單買賣的莊家。不過交易者也不必要太擔心平台會操控價格,因為外匯經紀商競爭也非常激烈,所以做市商提供的價格必須要和市場價格很接近才有競爭力。一般情況下做市商會把相同外匯對的長倉和短倉配對,單純賺取當中的點差而已,剩餘的部份就有可能和客戶對賭,又或者通過流通供應商(Liquidity Provider)作部份對沖減少風險。畢竟做市商只是一個平台,主權貨幣的升跌,是取決於很多不同的因素,例如息率、量寬政策和其他地緣政治因素,非外匯平台可以影響到的。過往的確有個別平台,利用滑點(Slippage)在高波幅的時段,將滑點推向對自己較有利的方向,令到客人的利潤減少又或者直接打掉對方的止損。但是監管機構其實都會牢牢盯着這些情況,曾經有外匯平台被監管機構罰了1,700多萬美金,並且勒令把非法得來的利潤歸還於投資者,所以利用滑點來非法牟利的外匯供應商其實已近乎絕跡。而且亦有很多簡單的方法可以避免因為滑點而遭受損失,例如設定限價盤(Limit Order)就是其中一個方法。

(2)第二類是沒有交易員模式的外滙平台(Non Dealing Desk),簡稱為NDD。簡單來說交易商只會把不同的買賣單做配對,並不會和投資者對賭。這一類型的平台也可細分為:

(Ⅰ)直通式處理(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簡稱為STP。客戶的買賣指令會被直接發到流通量提供商LP作配對。外匯平台只扮演一個中介的角色。這類型的平台買賣點差相對是會比較高一點,舉例歐元兌美元(EURUSD),點差可以接近兩點(2 PIP),基本上這就是外匯供應商的利潤和配對客戶買賣單的成本。

(Ⅱ)電子通訊網絡配對(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簡稱ECN。這種模式允許客戶與其他客戶交換交易,亦即是說客戶的訂單可以與市場上所有其他參與者,通過電子網絡而互相配對。配對的參與者還包括了銀行、對沖基金、其他外匯投資者和其外滙供應商,所以流通性是極大,適合買賣額度大的投資者,不用擔心因為買賣單太大而配對不了。這類型的帳戶一般的點差都會很少,當流通率極高的時候,筆者曽見過歐元兌美元(EURUSD)的點差為零,即是說賣出買入價基本上是一樣。那麼外匯平台能賺取什麼?答案就是手續費!在ECN模式下,外匯供應商基本上只扮演配對中介而已,所以他們必須要收買賣手續費來維持營運成本和利潤。

那麼投資者應該怎樣選擇呢?第一類DD的戶口由於外匯供應商和客戶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所以盡量要避免。如果利用程式交易和戶口的金額不超過二、三百萬元港幣的話,可以選擇STP,因為所有成本已經包括在點差以內,盈利與虧損一目了然,簡單直接。如果投資金額比較大,而每一張買賣單的手數比較多的話,為確保買賣能夠順利快速配對完成,ECN戶口是較佳選擇。不過一般而言,無論選擇STP或ECN戶口做買賣,總成本其實都也相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