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論劍:集團股也有護國神山

分享

集團股也有護國神山

上周末我帶著家人要去奧萬大賞楓,沒想到開了幾小時的山路上去後,整個奧萬大一片綠油油,毫無楓紅的蹤跡,雖然風景還是十分宜人,卻只能悻悻然地回來,想起孟子稱讚孔子的一句話,聖之時者也,意思就是孔子不拘泥成規,能掌握時機伺機而動,其實投資的原則也是如此,掌握時機往往比選擇投資標的更重要,就像現在是第四季作夢行情,你硬要跟人家比獲利,那績效一定不好。

而怎麼掌握時機,我記得之前有位前輩教過我,第一季因為大家都在觀望,所以先買當年認為的趨勢股、第二季比的是誰除權息的數字漂亮,所以買除息股,第三季因為整年業績已經了然於胸,所以就買突出的業績股,第四季財報無用,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這個定律到現在仍是贏多輸少。

而第四季大家除了作夢股,當然也期待作帳,但從IFRS改制度了以後,其實真的會做年底淨值的真的不多,只是炒作的議題。但為何集團股總是有故事呢?不得不說台灣的集團股真的很低估。

我們舉最近的一個大新聞,就是泰山(1218.TW)把持有的全家(5903.TWO)出清,大賺54億,也想讓想搶經營權的龍邦(2514.TW)斷了念頭。其實這橋段在台灣總是不斷上演,之前南港覬覦泰豐在中壢的土地價值,也進來搶經營權,南港也是立刻宣布要處分中壢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其實就是台灣有非常多的公司價值嚴重被低估。

之前跟大家說的裕隆,大家過去光算持有裕日車(2207.TW)與裕融(9941.TW)的持股市值就十分驚人了,加上集團內的其他持股以及新店的土地,更是淨變現價值更是驚人,如果等鴻華汽車真的掛牌,光持股49%的股權,又不可同日而語了,難怪成為這波集團作帳的領頭羊。華新(1605.TW)也是一樣的故事,集團內開枝散葉,從傳產到電子規模只有越來越大,本業也開始大翻身,除了投資印尼的鎳礦掌握電動車電池原料的上游,又以2.1億歐元取得歐洲CAS不銹鋼廠70%股權,往車用、油電、航太等高毛利產品邁進,12月就可以反映在營收上,更別忘了現在最夯的國內電力概念股,自己不但就是台灣最大的電線廠,也是東元(1504.TW)第二大股東,也有能力取得標案,這樣的轉型就像一個月前我們特別點名的國巨(2327.TW),已經不是只有集團作帳的題材,而是從根本的改變,這樣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所以集團龍頭要能大象跳舞,絕對是要能徹頭徹尾轉型,國巨、裕隆、華新都在往正確的道路前進,都有機會成為護國泉山的一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