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上周五美國公布經濟數據以後,歐元兌美元(EURUSD)下跌了140點
– 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夠控制損失的水平
– 報復性買賣和平均成本,就是賭博和投資的區別
– 善用槓桿不過分買賣並且分散投資才是王道
– 恰當的倉位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追加保證金通知(Margin Call)
大部分外匯投資者經常犯的致命錯誤
在過去的周末跟友人閒談,他說他在上周五美國經濟數據發布之前買入了EURUSD歐元兌美元,理據是當天的時間晚上9時30分的失業率預期比上一次為差,反映了美國經濟會轉壞,再加上美國加息周期接近尾聲,他估計在經濟數據出爐之後,美元會走弱,而且在短時間之內歐元區會加息兩次,每次最少會有0.5%,所以歐元兌美元向上升的機會頗大,所以在數據發表之前不久就大量買入,希望坐其順風車獲利。邏輯上,看似很有理由,但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在數據公布之後,歐元兌美元急速下跌了超過90點,直到收市再加跌50點,距離他買入的價位,足足損失了140點。他過了一個非常不愉快的周末,但決定繼續持有,深信在短時間之內應該會向上調整,周末過後的周一,再跌60點,令到他懷疑人生。
其實當天晚上走弱的不是美元而是日圓,(圖一)顯示了日圓(深紅色線)兌多種貨幣都大幅下滑,當中包括加幣(粉紅色線),歐元(淺藍色線)和美元(白色線),所以CADJPY、EURJPY、USDJPY都大幅上升100至200點子。
以此為鑑,讓我們探討一下投資者經常犯的錯誤:
(1) 風險管理:開倉之後如果價格是逆方向走的時候,必須要當機立斷止損,又或者預先設定止損位,例如如果價格下跌100點,按買入的手數計算為負2%,就必須要當機立斷止蝕,不必猶豫。當然每一個投資者能夠承受的風險水平並不一樣,但必須畫一條紅線,甚至乎開倉的時候已經設定了,不需要招致額外的損失。
(2) 利潤管理:相反,如果價格是按自己買入的方向走,並且持續獲利,這樣的話不必要過早平倉獲利,可以繼續持有。另一個做法就是分批獲利,去到一個可觀利潤的時候,可以先平倉一部分,例如50%,剩下的可以繼續持有,如果利潤仍然繼續增長,可在再分批減持直至完全平倉為止
(3) 報復性買賣:開倉之後,價格逆方向走招致虧損,然後再加倉,希望在低位再買入並且將成本降低,到時候只需要反彈少許就可以平手離場,甚至乎希望有利潤。這是典型的馬丁策略(Martingale),在極端的情況下,有些進取的投資者還會加倍買入(Double Down),這是一個賭徒的心態,而且這類型的策略最初使用的時候就是在賭場,賭場內有多少人能贏錢,就不用多說了。
(4) 平均成本法:與報復性買賣不同之處,就是分段買入,而且每一次買入的手數都是一樣。例如打算買入一手,就將其分批以每一次0.1手,並且在不同的時段總共買入10次完成一手的買賣。當然每一次買入的時候,都必須符合預先設定的買入條件,如果買入第一次以後,條件逆轉,就沒有必要完成其他的次數,這樣的話損失就可以減少90%。
(5) 槓桿運用:不同的外匯證券商都會提供不同的槓桿水平,可以高達500:1甚至乎更多,其實跟信用卡的額度一樣,不是額度多少必須要用盡。建議在計算倉位管理(Position Sizing)的時候,最多以100:1來計算,過分運用槓桿會招致極大的風險,一般買賣倫敦金招致損失的都是因為過分利用槓桿,並不是倫敦金買賣本身,我也認識過曾經買賣倫敦金獲利超過千萬的人,買賣槓桿產品招致巨大損失的人十居其九都是過分進取,忽略風險因素。
(6) 分散投資: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內,盡量不要將所有的注碼壓在單一投資工具上,在外匯買賣之上,最好選擇八至十二對,例如EURUSD, USDJPY, GBPUSD, USDCAD等等的主要貨幣對。
(7) 倉位管理:例如選擇了最多買賣10對外匯對,並且每一對容許買賣10次的情況下,最多就能夠開100個倉位,在倉位全開的情況下,建議保證金的使用率必須低於50%,因為大部分外滙證券商,都會設定追加保證金通知(Margin Call)水平在50%左右,過了這個水平,證券商在短時間之內可能會強制性平掉一部分的倉位,客戶必須要入金增加保證金水平才可以避免強制性平倉,亦可以自願性地平掉一部分倉位去增加可用保證金(Free Margin)超過50%的水平。
結論就是任何投資都涉及風險,買賣之前必須要將風險量化並且分散投資,必須善用槓桿水平,嚴守止賺及止蝕的規則,保持投資的心態不要淪為了賭博行為,世界級的投資者最多平均一周也只能賺不超過2-3%,如果一個倉位能輸掉10%以外,這就已經淪為了賭博的行為,風險管理絕不合格,必須要檢討。
#美國失業率 #報復性買賣 #平均成本法 #智匯被動收入工作坊 #Vincent #炒股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