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機港股:三個不及預期打壓港股

分享

三個不及預期打壓港股

今年1月,恆指強彈一成,市場氣氛樂觀;然而,其後的4個月,恆指持續轉弱,5月跌勢加劇,跌達8%,而年初至今則跌7%。偏淡情緒正主導市場,相信是與三個預期落空有關。首先是內地經濟復甦力度不及預期;其次是美國利率、通脹走勢不及預期;最後是地緣政治的緩和不及預期。進入六月,市場要擺脫弱勢,預期逆轉看來先決條件。

內地疫後復常,市場對經濟復甦寄予厚望,亦相信今年增長是持續的、偏強的。然而,過了五個月,除了旅遊出行、住宿餐飲及娛樂性消費顯現較強的報復式消費外,大宗消費如購房、購車及家電等均未見特別強勁,內房銷售情況始終未見全面好轉,民營房企仍在飽受資金鏈的壓力,不時傳出債務違約。製造業則受累於外部需求疲弱,進出口4月份表現放緩,5月官方PMI持續回落至48.8擴張線之下,反映經濟出現瓶頸,去庫存的壓力大。當投資者意識到年初的預期過於樂觀,沽壓也隨之而來。

還有,年初投資界也相信美國經過一年多的激進加息,幅度達5厘,美國經濟必有衰退壓力,因此樂觀地預期聯邦基金利率見頂,並相信美聯儲頂不住壓力,將更早地減息,3月美國出現地區銀行危機,減息預期更高漲。然而,美國經濟仍然具韌性,首季增長仍達1.6%,而消費及就業市場並無急速降溫,核心通脹回落較慢。即使債券專業投資者押注衰退,長短息持續出現倒掛,也未能動搖美聯儲壓通脹的決心。目前,市場預期6月仍加息1/4厘的機會,利率仍在升,不是減;即使停止加息,預期利率維持於高位的時間也較預期長。是故,年初對美息的判斷,市場也是過度樂觀,亦看貶美聯儲的決心。

年初,市場對俄烏戰事、中美角力也有緩和的憧憬;然而,俄烏戰事仍膠著,而更重要的中美關係,談不上緩和,更有惡化趨勢。二月汽球事件導美國國務卿訪華無期;科技戰、晶片戰亦並無止息,最新是內地基於國家安全,禁購美光產品(MICRON),這是中方首次針對美國公司的制裁行動。雖然近期中美開始有高層級的官員會面,包括最新兩地商務部長在華盛頓會面,以及內地商務部長謝鋒與美國貿易代表戴棋會談,但市場仍在觀望、評估中美關係是否存在實質性的改善空間。地緣局勢發展的不及預期,也不斷強化看淡情緒、改變資金地域部署。

基於以上三個不及預期,投資市場的部署已由進取轉向保守,東升西降不再,反而資金流向歐美日韓等股市,讓其指數大幅跑贏。綜觀港股基本面,中港經濟復甦尚處軌道,當前內地雖有瓶頸壓力,但內地仍有加大刺激經濟的空間,加上估值偏低、企業盈利回復增長動力、中特估投資邏輯的確立,以及ATM勝預期的首季業績顯示平台經濟恢復活力,這都是有待發揮的正面因素。下半年,在相對高的利率環境及不明朗的宏觀形勢下,預期價值型、低估值及盈利復甦的傳統股,仍有跑贏的機會;而增長型的科網股,就要等待三個預期的逐步逆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