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汇》第023期封面故事 :充電易 從未收貨 思謀 指控不實 初創大戰獨角獸 5000 部設備不翼而飛

分享

7月10日,初創公司香港充電易有限公司(「香港充電易」)向媒體發出新聞稿,新聞稿指出,該公司因應與香港獨角獸公司思謀集團於2021年15日簽訂的採購合約,事隔兩年未獲思謀付貨,因此入稟高等法院起訴思謀及實控人賈佳亞等討回已付362萬元定金及追討相關損失。

於香港充電易的新聞稿當中,披露於2021年9月15日,香港充電易與思謀集團就採購思謀集團生產的5000套無線充電設備及相關軟件管理系統,簽署採購合約,合約總金額約港幣1810.5萬元。香港充電易於新聞稿表示,於簽約時,該公司已向思謀集團支付合約總金額20%即大約362萬作為訂金,但至今仍未能收到該批貨物,所以認為思謀已經屬於違約。該公司又於7月15日及7月17日,應傳媒要求分別向外公佈該公司控告思謀集團及另外2名被告的傳票副本以及新聞稿的英文版本。

不過,據媒體報導,思謀集團於7月11日已作出回應,並指控香港充電易在散播不實指控,事實是香港充電易拖欠思謀逾千萬元貨款。據知,思謀更早於今年3月25日就香港充電易持續拖欠貨款入稟法庭,提出將香港充電易清盤。

充電易再發長篇新聞稿反擊
不過,作為初創企業的香港充電易似乎並未因而退讓。7月22日,該公司又發出一份長達3000字的新聞稿,就思謀集團欠款及未發貨的事件始末提供進一步說明,又對思謀集團所可能干犯的法律條文作出「普及教育」,包括可能涉及「使用虛假文件」(香港《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74條)、虛假陳述及欺詐(香港《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101條)、串謀詐騙投資人(香港《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159條)等等。

第二份新聞稿,除了重覆第一份新聞稿的內容,又發表了新的「意見」,「意見」認為思謀集團收取該公司訂金,但同時卻未有向該公司供貨,「在客觀效果上,產生了合共港幣1802萬元收入,如思謀集團未有生產或促成其供應商生產相關設備,則思謀集團於2021年無形中產生了一筆毛利100%的業務收入」香港充電易認為思謀接觸該公司簽署該大額采購合約的第二目的,是爲了「企圖提高思謀集團的2021-2022年度的財務業績。」

香港充電易同時要求思謀集團提供其生產/運輸貨物相關單據或證據來證明思謀集團已經交貨、解釋被指是偽造文書的收貨單是否獲思謀集團授權等等。該公司又表示該公司將透過不同渠道公開進一步資料,包括召開新聞發佈會、於公司網站上載相關證據文件等等。

(就香港充電易的指控,《金星匯》於周二(7月23日)透過電郵向思謀集團發出查詢,至截稿日尚未收到書面回覆,收回覆後《金星匯》將會在網站更新加入其回應內容。

思謀港版淡馬鍚簽戰略合作 投資細節未釐清
思謀集團為在港成立的獨角獸公司,較早前與港府旗下的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簽訂戰略協議,陳家齊在上月簽署戰略合作儀式上,曾被問及思謀是否港投公司第一批的投資對象及雙方的合作是有否涉股權,陳家齊僅回應雙方的協議是全方位,不過基於商業考量及市場敏感性,她不能夠對外公開投資詳情。
2022年,特首李家在首份「施政報告」公布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HKIC),旨在透過物色投資機會以進一步促進香港產業及經濟發展,又被外界稱之為「港版淡馬錫」,不過一直有意見認為港投公司透明度不足。
例如於今年4月份,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就曾於立法會財委會會議上,要求政府交代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預算、人手編制以及其行政總裁的薪酬水平等,並質疑政府未有直接回應,是否因為「薪酬過高驚市民話交唔到成績?」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香港政府全資擁有,其統一管理「未來基金」旗下的「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和「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資基金」,合共管理資金約達620億港幣,有專欄作家曾經戲謔,「港版淡馬鍚」管有巨額投資資金,「勢令全港老千嗒晒糖(流口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