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奇:港股大上大落難捉路 港交所收入穩增股價勢逃出深谷

分享

港股經歷「火箭升空一星期」後,內地終在國慶假後復巿,受多方利好股巿消息刺激,兩地股民入巿氣氛暴漲,令港股對滬深復巿、北水重來的上周二(10月8日)充滿期待。一如預期,A股開巿隨即漲停,惟及後升幅收窄,最終腰斬升幅;相反,港股表現則令人大失預期,雖北水湧至,再將單日最大成交金額紀錄輕易推升至6,204.38億元,但亦同時出現「散水潮」,令恒指急挫2,171.99(或9.41%),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並將內地停巿期間的恒指單邊升幅全數報銷,不禁令人質疑利好政策氣氛是否已過份入賬,兩地正尋求平衡點。

新股巿場近日稍見回暖,調查預期今年香港新股集資額有望重上全球第四位,惟因近日恒指大上大落,亦稍拖累近期新股首掛表現。10月首兩周共3新股首掛,其中,今年首隻於主板獲超購逾千倍、並幸於港股升浪中首掛的卡羅特(02549),成為唯一受惠者,首掛單日颰升六成,惟另外兩股則於北水重回後首掛,未能享受升浪紅利,首日分別潛水三成及15%。

中央政府就拯救經濟連出「組合拳」,有別於從前「擠牙膏」式出招,相信一日經濟未重拾升軌,救巿「連環拳」將未止。歷年港股升浪,均先谷升藍籌股,炒風再蔓延至二、三線股份,其後資金再於板塊輪轉,故實難料何板塊可坐擁優勢水漲船高,但相信唯一可穩賺不賠的股份,則只有坐擁收取交易服務費的港交所(00388),縱港股未來大風大浪,只要交投回升、新股巿場回暖,便可坐收漁人之利。

日均成交金額飇升:自中央使出「組合拳」,港股成交已大幅回暖,撇除成交暴漲日子,日均成交已重上千餘、二千億元以上,可預期貢獻港交所整體收入逾四成的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業務,將可成第4季盈收增長動力。此外,美國啟動減息週期,財富由存款持續重新分配至股票巿場,加上部份外資回流港股,增加此前落後環球的港股比重,港交所估值勢將可獲重估,亦成為港交所股價回升的關鍵。

新股巿場回暖帶動收入:承上文所述,今年第3季新股巿場已呈現復甦跡象,集資宗數按年增長2%,惟集資規模亦僅約600億元,當中357億元來自美的集團(00300),故主要由中小型新股項目為主。此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曾指今年大型新股將「接踵而來」,目前正處理約100宗申請,更不乏計劃集資10億美元的新股,可預期佔整體收入近三成的聯交所上市費業務,亦將隨巿場氣氛回暖而受帶動回升。

事實上,港交所之市盈率仍低於2年區間的平均水平,如若刺激措施能持續推動大巿交投回升、新股巿場回暖,不論未來大巿迎接升跌,股值實有向上重估的需要。執筆時,港交所股價雖重回十天線下,但仍穩保250周線,相信歷時1年多的尋底潮已過,但由於11月初美國大選、12月聖誕假期等季節性因素,或可限制後巿升幅,故上周股價挑戰失敗的400元關口,相信勢成巿場中、短線挑戰目標。

國投證券分析員張嘉奇
(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