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美國商務部公佈10月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2.3%、月增0.2%;剔除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PCE年增2.8%、月增0.3%;期內服務價格是推動通脹的主要原因,按月上漲0.4%,商品價格下降0.1%。食品價格幾乎沒有變化,而能源價格則下跌0.1%。整體數據大致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但亦顯示通脹仍在小幅走高,仍未達到聯儲局的2%通脹目標。雖然PCE有所回升,但消息公佈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則回落至4.26%,同時美元指數跌至106.2水平。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12月減息0.25%的機率為70%,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為30%。
較早前FOMC會議紀要亦顯示官員普遍支持對未來減息採取謹慎態度,與會者預計如果數據與預期大致相符,通脹持續朝著2%下降,經濟仍接近充分就業,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轉向更加中性的政策立場可能是適宜之舉。值得留意是許多官員表示不確定性使得對貨幣政策限制性程度的評估變得複雜,他們認為這令逐步緩解政策限制程度成為合適之舉。至於不確定性,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經濟政策令其變得複雜;特朗普揚言就職當日就會額外加徵中國商品10%關稅,同時對墨西哥及加拿大的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此舉已足夠重燃對通脹憂慮。
香港上周公佈發行基礎建設零售債券予香港居民認購,目標發行額200億元,會視乎認購反應,上調至最多250億元,每手1萬元,年期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鈎,並保證不會少於3.5厘。該批債券乃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的零售部分。發債所得資金將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按計劃框架作基建項目投資。政府會每年公佈募得資金的分配情況。基礎建設零售債券的認購期由11月26日早上9時開始,至12月6日下午2時結束。香港居民可透過配售銀行、證券經紀或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認購。基礎建設零售債券將於12月17日發行,並於12月18日在聯交所上市,並可在二手市場進行買賣。
對於是否認購今次發行的基建債券,筆者認為要以自身需求出發而定,退休人士、低風險、重視現金流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認購,而重點是持有至到期,變相做一個3年期的定期存款,此舉未嘗不可。至於3.5%年利率在現時情況下並不算很吸引,現時3年期美債孳息率有4.2%左右,加上2025年美國減息步伐未明,有機會重新加息。而相對可比較性就是今年2月機管局發行的債券(04701),執筆時價格計算出的孳息率為3.2%,不過機管局債券有特別option,可以隨時以100元贖回,相對是少了價格風險。
權益申報: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