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藥物在近10年來增長迅速。據IQVIA統計,中國醫藥企業研發管線貢獻率從2013的4%增長至2023已達28%,中國的醫藥企業研發全球貢獻率已經超越歐洲,僅次於美國。2021年,國産新藥的上市數量首次超過了進口藥。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統計,2017至2023,中國獲批上市的國産創新藥數量累計達到120款。與此同時,對比中美在研新藥管線,美國迄今5,397條,中國為5,380條。雖然數量接近,但據市場人士指出,中國的原創藥物靶點很少,重復技術路線過多。
目前,中國政府已銳意改革商保機制,為創新藥的商業化提供更大動力。過去由於醫保限制,令創新藥上市後未能形成更大的覆蓋,間接令患者追求更佳的藥物治療的選擇受限。隨著中國銳意改革這個痛點,預期未來患者尤其中產階層可以更好地選擇最佳治療,令患者真正獲益。亦因此,中國CXO及CRO市場將有望進一步擴大,有力挑戰美國在全球創新藥領域的龍頭位置。因此,作為中國CRO領域的龍頭企業,藥明生物(02269)的價值突出,值得長期押寶。
另外,美國的《生物安全法案》並未納入2025年的國防安全法(NDAA)。市場預期大概率立法失敗,利好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在較為穩定的經營環境下持續實現業績增長。尤其是在焦點中的藥明生物。
隨著全球生物醫藥融資復甦,市場大多看好藥明生物估值與業績修復。事實上,儘管受到《生物安全法案》的擾動,藥明生物仍在獲得全球客戶的信任,凸顯出公司優秀的執行能力和嚴格的合規體系。例如,公司在7月份與一家跨國藥企簽訂了4個臨床3期和商業化生産合同。為了滿足海外客戶增長的製劑需求,藥明生物今年11月宣佈將擴大其德國勒沃庫森基地的預充針製劑灌裝産能,該産能計劃在2026達GMP生産標準,加强公司滿足全球客戶多元化需求的能力。此外,公司積極擴張海外産能,新加坡的工廠將於2026開始投産,首先支持藥明合聯的運營,公司也已宣佈擴建位於美國馬塞諸薩州基地的産能至3.6萬升。
此外,2024全球醫藥融資初步呈現復甦態勢。根據動脉橙數據,2024前11月全球醫療健康融資同比增長1.1%,在2023同比下降21%的基礎上有所恢復。預計藥明生物的臨床前及早期臨床階段研發需求也將受益於融資復甦。伴隨著國內Biotech公司對外授權快速增長,藥明生物也獲得了豐厚的里程碑收入。公司管理層預計,合計的里程碑收入在2H24將達到約5億元,預計將顯著增厚公司的淨利潤。
綜上可見,藥明生物已築底,後市在業績推動下有望持續向好,重拾動力劍指千億市值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