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投資 :減息預期再升溫 美股優勢延續

分享

市場靜觀特朗普上場之際,重磅美國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最新數據出爐,核心通脹比預期的低。這項數據向來是聯儲局議息時所考慮的一大要素,今次有好消息出現,市場欣喜並再度揣測減息的路徑。12月份的CPI按年升幅為2.9%,雖說距離2%的長期相標還頗遠,但數字尚且符合預期。更重要的是,撇除波動因子的核心CPI升3.2%,出現意外的放緩,提振了市場對減息的信心。

今年減息兩次機會升至五成
利率期貨市場反映消息前後的變化,2025年全年減息一次(即0.25厘)的機率由74%攀至82%,減息兩次(即0.5厘)的機率則由35%升至50%。按目前的預測,今年首個減息行動較大可能落於第二季,倘若經濟環境有條件減兩次息,將於年底把指標利率帶回4厘以下。

相對息差仍闊 強美元頓成新秩序
基於上述利率預測水平,美元相較各種主要貨幣的息口在2025年內依然高出一大截,這相對優勢難以撼動,市場須適應強美元的環境。
環觀各大貨幣,歐洲及英國近年都受財政問題所困,意大利與法國等歐元區國家財政赤字攀升,相對GDP比率已超越歐盟的上限。礙於經濟不景,物價壓力也相對溫和。因此,歐洲央行大有空間減息,市場預計今年全年可累減一厘息,各因素下歐元無力轉強。另一邊廂,英國物價高漲限制央行減息,加上財政危機未解除,鎊匯今年已累瀉2.5%,暫為最差貨幣,債息亦攀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高,出現匯債雙殺的局面。
日本央行即將議息,雖未能確定加息政策如何操作但相信日央會保持其謹慎操作,美日息差的收窄進程估計較慢。美元指數中各大相對貨幣都難於短期內反咬美元,加上美國經濟堅挺,美匯的強勢很大機會在第一季維持。

有指關稅戰只是用作談判的工具,未必會全數落實,但貿易關係趨緊已成定局。要留意,對華的強硬態度遠非特朗普個人取態,事實上這早已成為美國共和民主兩大黨之共識,時而禁抖音、時而繼續限晶片出口等等,均顯示出美中對立絕不會輕易結束,市場似乎要習慣美匯強勢,人民幣貶壓俱增這大前景。

經濟唯美獨尊 中小企六年來最樂觀
特朗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政策方向將加深「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意即,世界各地經濟體都循著相近的週期走,部份處於水深火熱中、部份正於增長與萎縮之間奮力掙扎,唯獨美國經濟依然保持著不溫不火的增長。較早前出爐的美國就業報告當中,非農職位出乎意料增加了25.6萬個,同時失業率亦意外放慢至4.1%。安聯首席經濟顧問曾表示,全球經濟目前只依靠美國這唯一引擎運轉。
針對美國小型企業的研究報告中,12月份的小型企業樂觀指數超乎預期飆升至 105.1,為 2018 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98的五十一年平均之上。這意味著大選後,小型企業對於新政府即將出台的新政策感到積極,且對經濟前景充滿希望。報告又指出,認同現在是擴展業務的好時機的企業達到20%。

堅挺經濟及新政府均利好美股
去年標指升23%,連續兩年錄得逾兩成升幅,今年不少投資者開始擔心回調的風險。技術上累積強勁升幅後出現調整的確合情合理,然而由去年尾開始的調整當中,卻見不少趁低吸納的操作。美股市場今年或呈慢升格局,逢調整將成吸納機會,季線及年線的相對闊度依然看好牛市,因此不宜長線造淡。
基於其經濟、利率及匯率優勢,以及新政府將帶來的政策,相信美股今年表現仍可繼續跑贏大部份其餘成熟股市。留意的是,相較去年環境,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因此組合需注入彈性。防守倉位可考慮公用股、金屬類或醫藥股等,經濟續強底下亦可考慮加入金融股等操作,提高組合的分散性,平衡各種情景下的預期盈利。

字數︰1,416
圖︰5

康喬, CFA®
投資與策略研究主管
美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證監會持牌代表牌照BTY538)
讀者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2809 3885與美聯金融集團代表聯絡。本文章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提出任何交易的招攬、邀請或建議。文章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意見,所有內容資料只供參考。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讀者如作出任何財務決定前,應細閱有關產品之銷售文件,考慮其產品的性質、條款以及風險。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 (1) 在文章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債券等證券;及 (2)在文章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債券等證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