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氣勢如虹,恒生指數接連突破關鍵阻力位,科技股更是領漲大市,吸引全球投資者目光。反觀美股,在特朗普上任前後,均表現相對疲軟。此消彼長之下,不少投資者開始心動:是否應該棄美股,轉投港股懷抱?
港股急升 背後邏輯何在
此輪港股上漲,並非無跡可尋。首先,政策面暖風頻吹。內地對平台經濟的監管態度轉向溫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振市場信心。其次,估值優勢明顯。經歷長時間調整,港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吸引資金回流。最後,美元見頂回落,資金流向新興市場,重新配置風險資產,港股成為受益者。
美股疲軟 是否已成明日黃花
雖然美股近期表現不佳,但就此斷言其「風光不再」未免武斷。首先,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就業市場強勁,消費支出保持增長,為企業盈利提供支撐。其次,科技創新實力雄厚。美國擁有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長期增長潛力不容小覷。最後,美元資產避險屬性仍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猶存,美元資產仍受投資者青睞。
棄美股轉港股 投資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投資並非簡單的「二選一」,港股和美股各有優勢,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和市場判斷進行資產配置。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看好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加大港股配置。建議關注以下方向:
估值修復潛力大的藍籌股。例如金融、地產、消費等板塊的龍頭企業;受益於政策支持的科技股。例如互聯網平台、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的優質企業;高股息率的價值股。在波動市場中,高股息率股票能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
對於急升後的2個建議
保持理性,避免追漲殺跌。市場情緒瞬息萬變,投資者應保持冷靜,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投資策略;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不要將所有資金集中於單一市場或板塊,分散投資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總而言之,港股急升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投資決策應建立在理性分析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基礎之上,而非盲目跟風。無論是港股還是美股,都有其投資價值,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才能在市場波動中立於不敗之地。
#並非投資建議或要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