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提速,今年初發行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外電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2月21日,已公佈的地方政府債繳款規模達1.69萬億元人民幣,創同期新高,較2023的前歷史高位再高出逾40%;當中,半數為置換隱性債務的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規模超過8,500億元。
外電亦報道,美銀估計中國將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把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目標設定在「5%左右」,貨幣政策立場可能保持寬鬆。該行預期,內地可能出台更多財政政策,官方赤字率目標可能由2024的3%,提高到至少3.8%。
該行稱,政府工作報告可能進一步指出會減息及降準。預計人民銀行將再減息,不過其首要任務,即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方面,料將構成制約,2025減息幅度可能不會超過30個基點。鑑於存款準備金率已處於低位,人行在下調存準率方面將更謹慎。
昨日(2月24日)A股低收,滬綜指收3,373,跌6點或0.18%;深成指10,983,跌8點或0.08%;創業板指報2,266,跌15點或0.67%。兩市總成交額2.08萬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中港股市上周均有理想表現。A股方面,上綜指及深成指上周五(2月21日)雙雙造好,分別上升0.85%及1.82%,全周計則累升近1%及2.25%,成交再次突破兩萬億元人民幣,反映投資氣氛依然不俗。
港股方面,上周五在大成交配合下,恒指急升900點或3.99%,收23,477,恒科指升幅更達6.5%,收5,859,當日成交急增至3,936億元。恒指一周累升3.8%,恒科指則勁升6.5%,均為連升六周。
恒指昨早低開5點後,最多下跌256點至23,221,其後曾轉升210點見23,688,創3年高位,終跌136點或0.58%,報23,341;國指跌47點或0.55%,報8,618;恒科指收跌69點或1.19%,報5,789。全日總成交額達3,560億元。
科網升跌不一,騰訊(00700)跌3.8%;騰訊音樂(01698)與地平線機器人(09660)獲納入恒科指,分別漲9.5%和4.8%;阿里巴巴(09988)則收跌2%;美團(03690)升2.2%;小米集團(01810)跌0.1%;京東集團(03690)跌0.3%;快手(01024)收跌5.5%。
內險呈強,中國平安(02318)升1.7%;中國人壽(02628)升3.8%;其他金融則見個別發展,滙控(00005)跌1%;友邦保險(01299)升0.6%;香港交易所(00388)跌1.4%。
中通快遞(02057)及百濟神州(06160)獲納國指,惟兩者股價卻分別跌2.7%和1.8%。被剔出國指的李寧(02331)和中國生物製藥(01177)分別升3%和2.6%。
深圳地鐵向萬科(02202)提供42億人民幣借款還債,萬科升3.5%;龍湖集團(00960)升5.8%;華潤置地(01109)升1.7%;中國海外發展(00688)升4%。華潤萬象生活(01209)升7.8%,是表現最好藍籌。
美方限制中國投資美國戰略領域,藥明系下挫,藥明生物(02269)跌9%;藥明康德(02359)跌10.1%;藥明合聯(02268)收跌9.5%。
市場人士認為,港股整體表現向好,基於南下資金仍追捧大型科企股,然而,近期累升不少,加上成份股陸續公佈業績,升勢或會放緩保持大漲小回格局。
另外,強積金(MPF)研究機構積金評級預計,強積金2月份有望賺約3.49%或472億元,相當於475萬名成員每人平均約9,900元;若然,則將令強積金今年首兩個月投資收益升至約679億元,相當於每名成員平均賬戶增加14,300元或5.15%,亦是強積金推出以來第三佳的首兩個月回報表現。
(分題)中電全年多賺76% 增派中期息
中電控股(00002)2024全年盈利117.42億港元,按年升76.43%,主要由於2023年錄得多項一次性負面項目。每股盈利為4.65元。中電半日報65.5元,升1.62%。
中電第4次中期股息按年升4.13%至每股1.26元,4年來首次加派,全年每股派息3.15元,以中午收市價計算股息回報率約4.81厘。中電指,股息的增加符合股息政策,並彰顯對集團表現充滿信心及為股東創優增值的承諾。
中電在業績報告表示,受惠於整體業務組合表現穩健,以及EnergyAustralia表現顯著改善,2024年集團營運盈利在計入公平價值變動前增加8.1%至109.49億元。此外,由於澳洲較高的批發市場現貨價格,綜合收入增加4.4%至909.64億元。中電放榜後,股價高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