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輝:反思正常科技是否應被稱人工智能 我們接觸品牌所說的人工智能 是AI還是包裝騙局

分享

繼前周我參與慈善活動,一位參與嘉賓在台上說:我今天本來不知道穿什麽顏色的衣服,於是我問AI;這句話引起全場哄動後,我感覺AI仿佛就是主,AI仿佛就是王道,如果你不說AI,就是你落伍了。當然,我自己對AI的研究也不淺,就算談到模型數據,我也可以談不少内容。

這周我聽到的一個絕對強勁詞匯:「已經成功了的人工智能」。我一覺起來,竟然聽到的這麽一個利害的駭人聽聞,原來人工智能已經成功了;一些大眾產品或品牌,已經把人工智能造成了,我確實是活對了年代!這詞匯我相信連OpenAI執行長或者Elon Musk 本人也不敢認同,但普通的市民,竟可以這麽相信地,認為人工智能已經成功了,令我反思,究竟是社會的問題,還是品牌的問題?

Andreas Kaplan及Michael Haenlein對人工智能的定義恰到好處,他們將人工智能定義為「系統正確解釋外部數據,從這些數據中學習,並利用這些知識透過靈活適應達成特定目標和任務的能力」。

現在正值包裝行銷年代,說得好聽是包裝,說得不好聽就是騙人;一個產品,如果能收集比如心跳、溫度、皮膚等數據,然後從線下數據庫找出相對應分類,再調整產品參數或力量等等,這就是人工智能了嗎?可惜,世界就是有點搞笑,對於一些普羅大眾來說,產品調整參數進行模式轉換或打分,就是人工智能了,而且更是已成功了的人工智能。又或者一個硬件配上話音軟件,很有可能地,普通用家就會以為人工智能正在跟他們對話…想想這世界多荒誕,再想想這些品牌多可笑,用這樣的方式,硬是要說普通科技就是人工智能,是多麼的可悲;也想想人工智能一詞是否被濫用,再參考我前兩篇文章說的:人工智能泡沫是否準備爆破?

最後,說兩句美國股市,跟我想象一樣,美股持續下滑,我已把最後少量的Nvidia沽出;科技股及Meme股帶頭下跌,Bitcoin跌至80,000美元以下,我繼續看淡人工智能相關股票;看好實業如麥當勞、可口可樂、軍工股特別LMT;Trump第二次當選總統,好戲才剛剛開始,我將慢慢加入Tesla投資,180至200美元水平合理,將先下第一注。

本人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