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芬 : 中國人移民日本的主要路徑解析

分享

面對少子老齡化與勞動力短缺的「國難級」危機,日本正從傳統「非移民國家」逐步轉向「選擇性開放」,通過多樣化的簽證政策吸引外國人才。截至2023年底,在日外國人已突破341萬,創歷史新高。本文以最新政策為基礎,詳解中國人移民日本的主流路徑。

路徑一:經營管理簽證
適用對象:中小企業家、有成熟商業模式的創業者,或希望以投資換取居留權的高淨值人群。
政策亮點:註冊資本門檻低至500萬日元(約25萬人民幣),允許收購現有企業或合資經營。2025年起,跨境電商、IT服務等數位產業可豁免實體辦公室要求。續簽靈活,無強制盈利要求,重點審查業務持續性。

具體要求:需註冊日本株式會社,提供固定辦公地址(住宅不可)及詳細商業計劃書(中日雙語)。首年需聘用至少2名日本員工,或證明年營業額達500萬日元以上。每年審核經營實績,建議委託日本稅理士處理財稅,避免因帳目問題拒簽。

路徑二:工作簽證(技術-人文知識-國際業務)
適用對象:具備專業技能或學歷的求職者,尤其IT、工程、翻譯等領域人才。
政策亮點:2024年新政取消IT工程師學歷限制,憑專案經驗可直接申請。護理福祉類崗位新增「特別技能評估」,通過者可豁免日語考試。
具體要求: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或相關領域10年工作經驗。需日本企業提供正式僱傭合同,薪資不低於本地同等崗位水準(東京起薪≥25萬日元/月)。文科類崗位需日語N2以上,技術崗可放寬至N3。

路徑三:留學轉移民
適用對象:30歲以下、希望通過留學積累本地資源的群體。
政策亮點:2025年語言學校增設「就職預備課程」,允許每周合法兼職40小時。特定大學(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畢業生可直接獲得1年求職簽證。
具體要求:語言學校階段:學費70至100萬日元/年,需提供20萬人民幣存款證明。進入大學或專門學校,主修IT、護理等緊缺專業,畢業後求職成功率提升30%。畢業後可申請「特定活動」簽證(最長2年),找到雇主後轉為正式工作簽證。
當然,移民日本尚有其他路徑,包括高度人才簽證、配偶/家族簽證、特定技能簽證、數位遊民簽證等等,篇幅所限日後另文探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