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01810)近日宣佈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7.5億股股份,每股作價52.8至54.6港元,較公佈前收市價57元折讓約7.4%,集資總額高達413億港元。此消息一出,市場反應迅速,股價應聲下跌逾5%,創下近月來最大單日跌幅。雖然配股導致股價短期受壓,但分析此次配股的細節可發現多個積極因素。首先,6%至7%的折讓幅度在港股配股案例中屬合理水平,且獲得數倍超額認購,反映機構投資者對公司前景仍具信心。據悉,多家主權財富基金及長線機構投資者參與認購,顯示專業投資者看好小米在智能電動車等新業務的發展潛力。
此次配股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電動車業務擴張及技術研發。值得關注的是,小米SU7電動車上市後銷情理想,第二款SUV車型YU7預計年中上市,顯示公司正加速轉型為智能出行服務商。同時,小米管理層已明確表示,2025年研發投入將增至300億元人民幣,重點布局人工智能領域。這些戰略性投入將為公司未來增長奠定基礎。筆者認為雖然配股消息導致短期波動,但小米的基本面依然穩健。待股價完成調整後,投資者才適宜逐步建倉,分享公司未來的增長。同時,投資者應關注小米電動車預訂情況、及海外市場擴張進度,以及物聯網設備的銷售表現等指標,以便適時改變投資策略。
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