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3月中旬,全球金融市場再度迎來重要轉折點。黃金首度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的歷史高位,成為全球資金追逐的核心,而另一邊廂,比特幣則持續自高位回落,盤旋於8萬美元附近,陷入短期調整階段。究竟這輪市場分歧透露出什麼訊號?加密貨幣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策下,會否逐步重回強勢?本週我們從黃金與比特幣的最新發展,帶大家剖析未來市場走向。
一、黃金突破3,000美元背後的邏輯:不只是避險
黃金於本週正式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這一波金價飆升,並不只是傳統的避險情緒所致,還有更深層的市場結構性因素。
1. 對美元與美國國債的信心危機
隨著美國在特朗普二度執政後,推行一系列包括「取消聯邦所得稅」、「推動比特幣成為戰略儲備」等具爭議的政策,市場對於美元長期信用與美國國債市場穩定性的疑慮急速升溫。資金大舉流入黃金,視之為超越主權貨幣的最後避險資產。
2. 美國金庫「Fort Knox」審計計畫引發ETF信任危機
馬斯克與特朗普數週前提議徹查美國黃金儲備,至今仍未有具體結果,市場開始質疑黃金ETF背後的實物黃金是否充足,導致資金轉向實體黃金和高信用等級的保管庫,進一步推升金價需求。
3. 通脹隱憂與全球央行購金潮
美國最新公布的PCE物價指數仍高於市場預期,加深市場對長期通脹的擔憂。同時,中國、俄羅斯等國央行不斷增加黃金儲備,作為對抗美元霸權的戰略資產,持續支撐金價。
→ 展望:短期內,若市場未有重大利空,黃金或能穩守3,000美元上方,並可能挑戰3,200美元新區間。
二、比特幣跌破80,000美元:短期調整還是牛市結束?
與黃金同步走高不同,比特幣自2月中以來步入修正行情,上週一度跌破80,000美元大關,最低觸及77,500美元,引發市場擔憂。
1. 特朗普「比特幣儲備計畫」尚未落地,市場期待落空
儘管特朗普已簽署建立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的行政命令,但實際細節遲遲未公布,導致市場原先預期的「國家級買盤」遲遲未現,形成利多出盡的行情。
更有民主黨領袖公開反對特朗普推動「比特幣儲備」政策,並要求財政部暫緩該計畫,使得市場對政策落實的期望迅速降溫,令價格承壓。
2. Bybit駭客事件與交易所流動性風險
Bybit駭客事件餘波未平,駭客竊取高達15億美元的資產,市場對於交易所安全性的質疑未散,加上本週又出現大型錢包清算(一位大型錢包持有者在 Hyperliquid 上爆倉利用設計漏洞引發爆倉及大型清算,結果導致這個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出現約4百萬美元損失),加劇市場恐慌情緒,並令一眾投資者意識到DEFI 項目有其內在風險,很多人在投入項目前可能並未察覺。
3. 技術走勢:比特幣處於長線牛市中的正常調整
儘管短期走勢偏弱,但市場普遍認為這屬於長線牛市中的合理回調:
- 減半引發次牛市週期:比特幣於去年4月的產量減半,歷史經驗顯示,減半後12個月至18個月內價格通常會創新高,達至牛市高峰。
- 技術面:目前80,000美元為重要支撐位,只要守穩該區間,長線上行趨勢不變。市場預期中期目標120,000美元仍具可期性。
→ 展望:短期內橫盤整理,但全年仍看向150,000美元區間(參考Tom Lee、Bitwise等的分析預測)。
三、穩定幣與去中心化市場:新資金進場的前哨?
根據Circle最新數據(USDC穩定幣發行商),穩定幣市值再度突破5,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代表大量資金正在等待入市機會,而非完全撤離加密市場,值得重視。
1. 穩定幣資金池擴大,暗示潛在新一輪買盤
穩定幣市值上升往往代表場外資金正在等待時機入場,尤其在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資產調整期間,穩定幣的規模能作為未來買盤規模的重要參考。
2. Solana和其他DeFi新風險:夾擊攻擊(Sandwich Attack)
值得警惕的是,Solana近期遭遇新一輪Sandwich Attacks,資安漏洞依然是去中心化市場的最大隱憂,投資者需謹慎選擇標的。
四、投資者如何佈局未來?
黃金:
- 長線持有建議不變,逢低分批佈局。
- 關注3,200美元、3,500美元兩大中線目標位。
- ETF風險需警惕,現貨與實體黃金更為安全。
比特幣:
- 短線波動大,建議等待80,000美元附近穩定後進場。
- 若破78,000美元,建議等待更低位,如70,000美元區間。
- 長線看減半後行情,全年目標不變150,000美元。
穩定幣:
- 作為暫時資金避險池,同時靈活等待市場明確方向後轉入主資產。
總結:一場風暴中的兩種機遇
2025年3月中旬,全球市場陷入黃金大漲、比特幣回調的格局。但黃金的歷史新高背後,是避險需求與對法幣信任的崩潰;而比特幣的回調,反而為長線投資者提供難得的佈局良機。隨著特朗普比特幣儲備政策的後續動向,加密市場勢必再掀波瀾。現在,既是風暴,也是機遇,投資者應把握時機,提前布局未來的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