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一則重磅消息震驚世界:埃隆-馬斯克宣佈計劃於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職務。這位商業巨擘在政治舞台的短暫涉足,自此畫上句號,卻在美國乃至全球的政治風向、經濟格局、股市走向以及他個人商業帝國的版圖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記。
馬斯克任職DOGE期間,以企業家的果敢與決絕,對美國政府機構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誓言要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赤字,為此不惜大規模裁員、精簡機構,諸多聯邦部門被他「動了乳酪」,美國國際開發署、環保署、教育部等部門均大幅裁員。這一系列舉措引發了軒然大波,聯邦僱員群體的憤怒被點燃,21名DOGE僱員集體辭職抗議,聯邦僱員工會更是組織起大規模反馬斯克示威,253個城市爆發抗議活動,社會動盪不安。從政治風向來看,馬斯克的改革加劇了美國國內政治勢力的分裂與對抗。民主黨人強烈指責他「拆解關鍵公共服務」,認為其行為導致政府職能癱瘓,侵犯民眾權益,DOGE面臨約20項訴訟。而共和黨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部分人在非公開場合對馬斯克的工作提出批評。但特朗普政府對馬斯克的支持,又使得他成為共和黨推行改革的一面旗幟,這種複雜的政治博弈,使得美國國內政治生態更加波譎雲詭。
在經濟領域,馬斯克的政策主張雖旨在削減政府開支、提高效率,但實際效果卻喜憂參半。從積極方面看,DOGE宣稱已為美國人節省了多達1,300億美元,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財政負擔。但從消極角度而言,大規模裁員致使10萬人失業,消費市場受到衝擊。同時,他對政府監管的大幅削減,在短期內可能激發企業活力,但從長遠看,放鬆環保、金融監管等措施,可能滋生系統性風險,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股市對馬斯克的去留反應極為敏感。自他加入DOGE以來,特斯拉股價就一路跌宕起伏。由於其改革引發的社會爭議,特斯拉品牌聲譽受損,股價較2024年高點暴跌近50%,市值蒸發超7,000億美元,淨利潤同比腰斬53%。華爾街分析師紛紛警告,馬斯克必須回歸特斯拉,才能挽救其退市風險。在馬斯克宣佈辭職消息後,特斯拉股價一度出現反彈,市場似乎看到了特斯拉擺脫政治陰霾、回歸商業正軌的希望。而除特斯拉外,馬斯克旗下SpaceX雖獲得14億美元國防訂單,卻也因品牌政治化風險加劇,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對於馬斯克個人而言,這場政治試水讓他付出了巨大代價。他不僅在公共領域遭受大量批評,個人財富也大幅縮水,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其個人財富今年已蒸發超1,000億美元。但他也並非一無所獲,在政治歷練中,他對美國政策制定、政治生態有了更深刻理解,這或許會在未來影響他商業帝國的發展策略。
馬斯克的離去,DOGE的改革或將陷入停滯,但他掀起的「政府革命」餘波,仍將長久衝擊美國政治生態。美國未來在財政政策、政府監管等方面的走向,也因馬斯克的這段經歷,增添了更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