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財富代際轉移加速,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已成為超高淨值家族管理財富、規劃傳承的核心工具。根據瑞士信貸預測,至2029年將有8萬億美元財富轉移。亞洲作為新興財富中心,香港與新加坡憑藉其金融樞紐地位,正激烈爭奪家族辦公室業務的主導權。
香港:背靠大灣區的戰略優勢與政策革新
香港於2023年實施《家族投資控權工具稅務寬減條例》,符合條件的家族投資控權工具(FIHV)可享0%利得稅,涵蓋證券、外匯等多種交易收益,且無資本利得稅、增值稅等。相較新加坡,香港的稅務豁免範圍更廣泛,例如對附帶權益的免稅比例更高。
香港作為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管理資產規模達31萬億港元(2023年底),並坐擁9,500名超高淨值人士,數量僅次於紐約。其金融基礎設施完善,法律體系與國際接軌,便於家族佈局大灣區及亞太市場。
新加坡:東南亞門戶的稅制紅利與監管透明
新加坡通過13O(在岸基金免稅)、13X(增強型基金免稅)等計劃,豁免家族辦公室大部分投資收益的所得稅,且資本利得稅為零。其可變資本公司(VCC)結構允許資本靈活贖回,且股東信息不公開,強化了隱私保護。新加坡對外標榜的重點 – 政治穩定性高,監管透明度連續多年全球居首。
作為東南亞6小時飛行圈核心,樟宜機場與全球400多個城市直航,便於家族佈局區域市場。通過全球投資者計劃(GIP),家族辦公室投資2.5億新元即可申請永久居民,吸引國際家庭遷入。此外,英語普及與高素質勞動力有助跨國業務管理。
不過,由於新加坡13O計劃的最低資產規模從2,000萬新元逐步提高,且需僱用至少兩名非家族專業人士。2023年政策進一步取消緩衝期,審批趨嚴。加上新加坡生活成本居全球前列,加之馬來西亞等新興競爭者(如森林城市金融區的零稅率政策),可能分流部分中小型家族辦公室。
香港與新加坡的競爭,實質是亞洲財富話語權的角力。兩地需持續優化政策(如香港降低合規門檻、新加坡擴容人才庫),並應對馬來西亞等新興對手的挑戰。對家族而言,選擇需基於區域戰略、稅務規劃與代際傳承需求,並善用專業顧問資源,以在變局中最大化財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