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 資 世 界: 中 芯 國 際 近 4 1 . 0 0 港 元 收 集

分享

作為「芯片一哥」的中芯國際(00981)披露了2024年年報,其業績表現備受市場矚目。

營收創新高 利潤卻承壓

2024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577.9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次成功突破5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7.72%,創下歷史新高。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淨利潤為36.99億元,同比下降23.31%,淨利潤已連續兩年呈現下滑態勢。回顧2023年,受半導體行業庫存高企、宏觀經濟低迷等諸多因素影響,公司淨利潤跌幅超60%,到了2024年,跌幅雖有所收窄,但盈利壓力依舊明顯。

中芯國際營收增長,背後有著多重因素。首先,半導體行業整體回暖是關鍵推動力。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顯露出復甦跡象,產業鏈回暖趨勢基本確立。在各細分市場中,智能手機、消費電子等產品迎來換機潮,終端需求呈現緩慢增長態勢。其中,消費電子成為營收增幅最大的板塊,當期實現收入203.38億元,同比增長99.51%;智能手機板塊實現收入149.53億元,同比增長36.92%。同時,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本土客戶貢獻也不容小覷,2024年中國區的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至84.6%。此外,產能利用率也從2023年的約75%提升到2024年的85.6%。

不過,中芯國際也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難題。資金收益下降是導致利潤下滑的一個因素,利息收入從2023年的51.99億元減少至2024年的38.84億元。更主要的是,2024年營業成本達到470.51億元,同比增長33.12%,超過了營收27.7%的增幅,主要源於產品組合變動和折舊增加。這使得公司毛利率降至18.59%,同比下滑3.3個百分點,跌至近8年最低。並且,晶圓量增價減,2024年晶圓銷量增長近37%,突破800萬片,但平均售價從2023年的6,967元下滑至6,639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年報發佈後的3月28日,中芯國際已下跌了超過10%。但拉長時間線,近一年來,中芯國際表現強勁,累計漲幅超290%,僅今年年內漲幅已超40.9%。

展望2025年的經營計劃,中芯國際在業績中介紹,「年初,根據與產業鏈夥伴的廣泛溝通,大家普遍認為除了人工智能繼續高速成長外,市場各應用領域需求持平或溫和增長。外部環境給下半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

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公司給出的2025年指引為:銷售收入增幅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開支與上一年持平(即約為73.3億美元)。由於2025年仍將維持較大規模的資本支出,為保障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需要,2024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公司先進製程溢價持續,在建工程達882.75億,先進工藝產能有望加速擴張,不少機構也維持「買入」評級,其未來發展依舊值得期待。策略上,可近約41.0港元收集,目標約66.00港元。

筆者為證監會持有人,且未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