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 閥 遊 戲: 黃 金 回 調 、 加 密 自 省 : 當 牛 市 的 神 話 遭 遇 現 實 挑 戰

分享

四月伊始,市場進入一個微妙的轉折點。過去數週的資金熱潮似乎暫告段落,無論是黃金還是加密市場都呈現調整格局。與此同時,一連串政策與宏觀經濟信號再次為市場前景添上一層陰影。當美國股市對中國反制關稅作出回應、金價從歷史高位略為回落、比特幣從高點失守8萬美元、以太坊跌穿1700美元,投資者面對的最大考驗也許不是價格波動本身,而是對未來敘事的信仰與懷疑之間的拉鋸。

一、黃金「買跌」策略是否成立?
金價自上月創下每盎司3,160美元以上的紀錄新高後,近日出現回調。黃金價格於本週初曾回落至3,020美元附近,根據分析,市場普遍將回調原因歸納如下:
1.美國財政部與新任財長 Scott Tucker 對金市的政策態度偏保守。
2.美國股市對中國反制關稅表現超出預期,引發資金回流風險資產市場。
3.技術面超買壓力釋放,短線出現獲利了結盤。
不過,從技術型與長期基本面來看,目前的回調或許正為「買跌」提供機會。黃金 ETF 持倉仍處於近年高位,而中東與亞洲央行仍持續購入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長期趨勢仍偏多。

二、比特幣:牛市神話下的質疑與盤整
根據《Blockcast》的市場年報與最新統計,美國目前持有加密貨幣的人數比例已突破 19%,其中以比特幣佔主導地位。不過,本週市場焦點卻並非價格,而是「牛市是否真的還在?」這一命題。
過往每一輪牛市的共通特徵:炒作、杠桿與崩盤。2024年第四季的爆炸式上漲,使得加密市場重新陷入「神話氛圍」,但如今隨著比特幣回跌至80,000美元、以太坊亦滑落至1,700美元出頭,加上穩定幣增速放緩,市場開始自我反思:
牛市是否早已被前置定價?
美國監管政策是否真的如預期般放寬?
穩定幣與「數位黃金」敘事,是否正遭遇挑戰?
摩根大通(JPMorgan)本週就指出,「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敘事正面臨考驗」,原因包括 ETF 資金流入放緩,以及黃金自身的強勢表現。

三、1 百萬美元的比特幣迷思
儘管短期波動加劇,仍有多位分析師提出極為樂觀的預測。最近市場就有分析報告,研究了多個極端情境:
樂觀情境:全球央行貨幣因關稅等各種因素貶值加劇,國家級比特幣儲備普及化、ETF持續吸金,比特幣突破100萬美元。
保守情境:監管收緊、DeFi安全性事件頻發、資金流向黃金與高息資產,比特幣重回4萬美元。
多數中性觀點認為,2025年底見到20萬美元仍屬可行。《Blockcast》的綜合預測仍維持年內高點在18至20萬美元區間,但短期內市場仍需時間整固與修復信心。

四、以太坊與替代敘事:ETF、質押與信心回補
以太坊近期表現明顯跑輸比特幣,價格已回落至1,600美元左右,這是2023年來的低點。儘管如此,市場並未完全失去信心,主要支撐來自 ETF 概念與質押機制。
CBOE 等交易所針對具質押功能的 ETH ETF 正逐步獲得監管回應。市場普遍期待此舉能釋放鎖倉以太的流動性,並吸引機構資金進場。
同時,包括 tokenized gold(代幣化黃金)與鏈上收益產品等「傳統金融混合式」資產正吸引新一批用戶與資本關注,顯示市場仍處於進化階段。

五、穩定幣:資本市場與政策變化下的新焦點
本週 SEC 對「covered stablecoins」的聲明引起市場廣泛討論,認定特定背書型穩定幣不屬於證券類別,為市場帶來一絲曙光。
另一方面,Circle 即將 IPO 的消息雖受到歡迎,但對市場反應整理後,投資人對其盈利模式、未來增長潛力持保留態度,特別是在美國利率未明的情況下,Circle 的收益高度依賴 USDC 存款利差,未來將面臨挑戰。故Circle 的估值近日大幅縮水,也影響了加密市場的氣氛。

六、地緣政治與市場信心的交錯
宏觀方面,除了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外,德國考慮從美國撤回1,200萬盎司黃金(約374公噸)亦引起國際市場關注,儘管尚未有官方定案,但已反映各國對實體資產儲備的敏感程度正在升高。
土耳其、印度與東南亞等國家近期加大代幣化資產測試,也預示下一階段全球金融體系的重構。

信仰與現實的邊界
本週無論黃金或加密市場都進入一種「慢速拉鋸」格局。從資金流向來看,並未見到大規模逃離,但明顯多數投資者選擇觀望。
如果說過去一年是敘事驅動價格,那麼接下來數月,價格則將反過來檢驗敘事的真偽。黃金的回調未必是結束,加密的震盪也不意味牛市終結。這或許是投資者需要學習的新課題——在不確定中堅定信念,但不盲目追逐夢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