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權 布 局: 密 切 留 意 港 股 中 綫 撈 底 機 會

分享

筆者大約一個月前已經提醒恒指大約24,100以上已經反映內地AI及兩會憧憬等利好消息,並且不斷提醒戰友減持正股、逢高造淡,眼見內地兩會早已完結、國產AI DeepSeek及Manus已無力再帶動科技指數再創新高、連國新辦的谷消費發布會亦不能刺激消費、內險股接力帶領港股持續破頂,相反小米(1810)及騰訊(0700)業績同樣勝預期卻不升反跌,種種跡象證明港股在3個月內升大約6,000點後已經開始對利好消息麻木,完全不明為何不少分析仍然欠缺理性地在恒指24,100點以上仍然夠膽說科技股估值未見頂、東升西降將持續、環球資金轉戰中港股市、恒指26,000點指日可待等說法。

事後證明,美國鋼鋁關稅及對等關稅面向全球,恒指一如筆者預期於在3月19日「連續第二日」創近年新高後便於24,874點見頂回落。隨後比亞迪(01211)、小米(01810) 大手配股及關税陰霾再起,恒指於上周二(3月25日)向下「大陰燭」跌穿上周一(3月24日)因為傳出美國會縮窄4月2日「對等關税」範圍的死貓彈「陽燭低位」 23,531點,出現筆者早前提及的另一個「利淡」訊號,因此上周筆者再度大膽提醒各位把握大行唱好的反彈,在恒指23,700點以上繼續造淡。

電動車股接連抽水,蔚來(09866)於上周四(3月27日)收市後宣布配股集資,加上美國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税及「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出爐、全球衰退風險上升,恒指於上周四(3月27日)23,865見近期頂後再度回落至本周一(3月31日)低位23,002點。

財政部向四大國有銀行,包括中國銀行(03988、601988.SH)、建設銀行(00939、601939.SH)、交通銀行(03328、601328.SH)及郵儲銀行(01658、601658.SH)注資,加上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港股在「國家隊」高價接A股及北水積極流入下於本周二(4月1日)輕微反彈,但始終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夕,大市觀望氣氛濃厚,恒指本周初只能在大約23,000點至23,500點區間窄幅上落。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香港時間本周四(3日)凌晨4時收市後公布「對等關稅」措施,4月5日起對所有國家徵收10%基準關稅稅率,重點是對美國徵收更高稅率的國家將被徵收「更高」關稅,因此歐盟產品關稅是20%、英國和巴西10%,日本、南韓、印度分別是24%、25%和26%,對越南和柬埔寨產品的關稅分別高達46%和49%,而中國雖然表面上「對等關稅」是34%,但連同現有的20%關稅,美國對中國徵收的總關稅高達54%!

「對等關税」力度大於市場預期,美股盤後急插,恒指本周四(3日)開市裂口低開564點,低見22,638點,惟港股開市後明顯資金趁低吸納,恒指早上曾回升至高見22,998點。由於壞消息對港股的影響已經減低,筆者開始密切留意港股中綫撈底機會。

技術上,如恒指下周進一步「陰獨」跌穿本周四(4月3日)「對等關税」低位22,638點,有機會短綫進一步再跌,但筆者不建議追勢造淡,反而會留意恒指22,000點至22,300點,利用股票期權Short Put 接貨策略撈底。如恒指有能力於下周內進一步升穿本周四(4月3日)高位,可能大市有短期反彈,進取投機可考慮「極小注」Long Call 高追兩星期內到期的價外400點恒指期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