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奇:地平線機器人周四股份解禁 釋放最後沽壓值搏反彈

分享

自美國揭開「全球關稅戰」序幕,尤其於美國宣佈對華進口產品加徵145%關稅後,令從事中美貿易的公司深受重擊,部份企業更聲言將陷入停頓。現時,業務「無美成優點」之說愈趨強烈,迫令巿場加重「內循環概念」投資部署,而近日巿場關注度大幅提升的地平線機器人(09660)亦可是其中一員。

於去年10月下旬掛牌、上巿不足半年的地平線機器人,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成功推出及交付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集團為乘用車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階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產品組合由主流的輔助駕駛(L2級)至高階自動駕駛(符合中國監管合規的2+級)均有提供,滿足巿場不同需求。集團於中國高級輔助駕駛市場中擁主導地位,至去年底在中國相關OEM市場巿佔逾四成,並在中國獨立第三方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於快速發展的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集團去年錄得來自客戶合同收入23.8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53.6%,毛利按年增長68.3%至18.41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由同期16.35億元輕微擴至16.8億元,但由於期內優先股及其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帶來近47億元,令全年錄得虧轉盈23.47億元、同期則淨虧損67.39億元。集團大部份收入來自汽車解決方案,旗下的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授權及服務業務,分別貢獻去年總收入約28%及69%。現時,集團為電動車產業鏈中的二級供應商,主要客戶為整車製造商(OEM)及一級汽車供應商,而大部分客戶及收入均來自中國內地,故近日的美國關稅問題所受之影響可謂極微。

地平線機器人近年業務發展迅速,去年的交付量及車型定點均創紀錄。於去年,集團的交付量達至約2,900萬件,累計交付量達約7,700萬件;同年,集團取得百多款車型定點,至去年底累計車型定點總數增至310多款車型。期內錄得佳績,亦可部份歸功於其為比亞迪(01211)之供應商,比亞迪的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三目版,為地平線機器人最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並已向用戶交付,首批上巿21款車型,提供領航、智能泊車等智駕功能。按最新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3月出口增長至67,307部、位列第一,出口量大幅拋離第二及第三的3倍及6倍。雖然中美關稅或影響日後比亞迪在美銷情,但其現時已向全球營銷,故相信仍將可成為地平線機器人未來盈收增長一大動力。

集團採用不同投票權A、B股架構組成,當中逾七成投票權掌於集團主席及管理層手中,而本周四(4月24日)為集團上巿半年,雖未知會否有投資者趁機沽售解禁股份,但若按持股而言,除主席持股逾13%外,上海汽車集團(滬:600104)則持股近8%為第二大股東,而其他解禁股份股東之業務亦與集團擁協同效應,相信縱出現沽壓亦影響有限。地平線機器人股價於本月上旬隨大巿急挫,及後緩緩反彈,收復250天牛熊線,惟10天線或可短期內將之跌穿,於死亡交叉的陰霾下,值先待股份解禁後,釋放短期內最後一沽壓方再作收集,以早前低位4.55元作止蝕線,先上望6.5元。

國投證券分析員張嘉奇
(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