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金融市場可謂熱鬧非常——黃金一度飆破每盎司3,4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比特幣則在市場觀望情緒與政策傳聞中掙扎築底。同時,總統特朗普一連串關於聯儲局與「金本位」的發言,意外地成為引爆點,牽動全球市場信心走勢。而在這之中,加密市場內外也出現一些令人莞爾又值得深思的話題——從教宗梵蒂岡「迷因幣」風波,到 AI 與 A1牛排醬的趣聞錯亂,金融的邊界似乎比以往更加模糊。
一、金價破頂:特朗普言論與地緣壓力推動的黃金狂潮
黃金價格於復活節假後升至每盎司3,420美元的歷史新高,單週升幅超過6%,並一度在亞洲交易時段觸及3,440美元的盤中高位。這波上漲行情受到多重因素推動:
1.特朗普言論衝擊聯儲獨立性:特朗普在公開活動中直言將「重新評估聯儲局的角色」,並表明「黃金應再度扮演全球金融核心角色」,引發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極端化的擔憂。
2.美元疲軟與通脹預期升溫:由於特朗普揚言撤換聯儲主席鮑威爾,市場開始押注未來會有政治主導的減息潮,美元指數下跌至102下方,加劇資金流向黃金避險。
3.全球貿易緊張升級:中美貿易談判膠著,歐盟也對美國科技公司加徵數位稅,令全球供應鏈與市場風險意識上升。
業界普遍認為,若聯儲局在5月利率會議中釋出進一步鴿派訊號,金價可能於第二季進一步挑戰3,500–3,600美元區間。
二、比特幣陷整理區間,資金與信心悄然重聚
比特幣依乎在79,000–82,000美元區域已築底,形成強大支持區,長線投資者與企業購買行為卻持續進行中,顯示市場信心正逐步回補。
1.Arthur Hayes 警告目前市況或許是「低於十萬買入的最後機會」,並預測若美國真的設立國家級比特幣儲備,BTC 或可迅速挑戰十萬五千美元。他近月的言論準確度不俗,這番言論令市場氣氛進一步提升。
2.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進一步購入330枚比特幣,市值約4.2億日圓,並計劃推出「數位儲備指數」追蹤加密資產表現。
3.微策略金CEO Michael Saylor 持續強調長期價值:微策略高層近期表態有意未來以平均每枚530,000美元為目標成本作長線佈局,引發市場對比特幣「新估值區間」的重估。
此外,《Blocktempo》觀察指出,雖然期貨市場呈現中性偏空的資金費率,但鏈上活躍地址數與交易所流出趨勢持續,反映非短線投機資金正在悄悄回復加倉。
三、迷因幣與公關風波
迷因幣的炒作熱度仍未消退,但部分炒作已出現社會觀感與道德底線的衝突。本週出現兩則令人震驚的新聞:
梵蒂岡與教宗遭盜用形象發行「Luce」迷因幣,該代幣聲稱以「照亮世界」為使命,但遭官方駁斥。此事件再次說明迷因幣的無節制炒作對宗教與公眾信任機制的侵蝕。該迷因幣因教宗離世的消息已一度以倍數爆升。
美國教育部高級官員於記者會中誤將 AI 說成「A1牛扒醬」,引來國際媒體群嘲,暴露出主流官員對新興科技的基本理解仍然薄弱(當然,這也成為特朗普和馬斯克支持者,認可解散教育部的原因)。該官司為教育部秘書長,在訪談當中錯把馮京當馬涼,而且不只一次,而是連續不停口誤,更令人尷尬的,是該峰會是一個以教育創新為重點的活動,強調科技對教育的重要性。這多少令市場對監管框架的期待構成一定打擊。
四、監管與權力鬥爭:SEC、聯儲與總統辦公室的三角關係
目前美國市場最關注的政策動向無疑是特朗普與聯儲局主席之間的張力。根據內部消息,特朗普正研究是否解任鮑威爾,並啟動重組聯儲制度的可能性,這一舉措若成真,將為全球資產定價模型帶來深遠變數。
與此同時,SEC 對 Kraken 和 ConsenSys 的訴訟正式撤回,釋出更親市場的訊號。而對 Proof-of-Work 機制的表態更為寬鬆,讓比特幣與以太坊等主鏈生態得以喘息。
五、穩定幣與支付系統:亞洲與歐洲的實驗場
韓國央行發布最新支付報告,指出數位韓元與商業穩定幣在跨境結算中的角色日益上升,並計劃開展與泰國、新加坡的多邊結算測試。
歐盟方面,EIOPA 建議對所有加密資產維持100%資本占比,此舉雖在短期內壓制保險機構參與空間,但長期可為市場建立「合規保險」模型提供範本。
另一方面,渣打銀行和OKX推出了一個開創性的抵押品鏡像計畫,使機構客戶能夠將加密貨幣和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作為場外抵押品進行交易。OKX 與渣打的合作意味著加密交易所不再僅僅是「散戶工具」,而是具備「合規入口」的資本通道,對加密幣市場的持續擴大和發展有深遠影響。
六、結語:危機的邊緣與創新的轉機
當金價創歷史新高,加密市場重拾長線信心,這不僅是一場資金博弈,更是一場敘事與制度的重新競逐。黃金與比特幣的強勢交錯,反映市場在尋找「非政治主導」資產的渴望。
但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若一國總統能隨意左右央行與金庫,市場定價是否還具有公信力?從特朗普到馬斯克,從教宗迷因幣到牛扒醬失言,我們今年所見證的不只是價格波動,而是整個金融秩序的重塑過程。當代投資者需要的不只是技術圖表,更是一雙能看穿政策與話語背後真實走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