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美國關稅措施將令全球公共債務佔生產總值(GDP)比率在2030年上升近100%,超過新冠疫情水平。
IMF指出,全球債務佔GDP比率今年將升2.8個百分點至95.1%,升勢估計會持續,至2030年上升至99.6%。
IMF表示,美國推動關稅政策,其他國家則實施報復性措施,導致貿易前景極不明朗,進一步推升債務比率。此外,各國都面對社會服務需求激增及償還利息上升的壓力,以及通脹高企,導致債務問題惡化,最壞情況下,債務比率在2027年可能飆升至二次大戰以來新高的117%。
IMF又預估,各國平均財赤佔GDP比率今年將上升至5.1%,去年則為5%。美國今年比率為6.5%,比去年的7.3%為低,明年進一步下降至5.5%,主要受益於徵收較多關稅。另一方面,中國今年比率預期上升至8.6%,去年則為7.3%,明年料為8.5%。
A股昨日(4月24日)個別發展。滬綜指收3,297,升不足1點或0.03%;深成指9,878,跌57點或0.58%;創業板1,935,跌13點或0.68%。兩市總成交額1.14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升勢止步,恒指昨早低開42點後,一度轉升21點見22,093,其後沽壓再現,曾跌360點至21,712,最後收跌162點或0.73%,報21,909,22,000關得而再失;國指跌59點或0.73%,報8,056;恒科指跌73點或1.45%,報4,975。全日總成交額縮至2,047億元。
科網普遍向下,外賣戰升級的美團(03690)和京東集團(09618)分別挫5.1%和6.1%;騰訊(00700)跌0.6%;阿里巴巴(09988)收跌1.9%;快手(01024)跌2.6%。小米集團(01810)卻逆市上升1.5%。
金融升跌不一,滙豐控股(00005)跌0.5%;友邦保險(01299)跌0.6%;中國平安(02318)收升0.2%;香港交易所(00388)跌1.1%;建行(00939)逆升0.4%。
汽車個別。比亞迪股份(01211)平收;吉汽(00175)跌2.4%;蔚來(09866)升3.7%;小鵬汽車(09868)跌0.6%;理想汽車(02015)收跌2.3%。
有傳美眾議院委員會傳召3大中資電訊商,中國移動(00941)跌0.1%;中國聯通(00762)升1.8%;中國電信(00728)收升0.1%。
黃金相關股跟隨國際金價反彈,紫金礦業(02899)升0.4%;招金礦業(01818)升1.9%;山東黃金(01787)升1.5%;周大福(01929)收升6.8%,是表現最佳藍籌。
市場人士表示,特朗普提出有望調低中國關稅,不過,相關政策仍未落實,中美談判會否順利進行仍存變數。即使關稅有所調整,稅率仍處高水平,對內地出入口及製造業亦構成壓力,短期市況料隨政策波動,持盈保泰審慎為上;恒指22,500為關鍵阻力,支持位已回至21,000附近。
(分題)花旗滙豐看好中國房地產
鑒於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瑞銀(UBS)重新調整了市場策略。外電報道,瑞銀將印度股市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原因具有防禦及國內導向;同時也因關稅風險,調降香港股票評級。
考慮到市場相對較為依賴貿易及指數對美國收入和關稅風險可能會抑制市場情緒,該行將港股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並將印尼股市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理由是其具有國內和防禦特性,目前估值接近新冠疫情低位,且可獲國有基金的支持。
花旗集團則建議投資者可增持中國房地產股,原因是政策支持和更好的管理實踐,有望提高該行業的獲利能力。
花旗認為現在是未來兩年內積累中國房地產行業好時機,資產周轉率和定價將持續改善。另考慮到早期積極的住房補充,雖然4月是新房銷售淡季,但對6月前景樂觀。
另外,滙豐也對中國地產業看法變得更加樂觀,認為主要開發商的股本回報率將回升,這令利潤有所提升。該行認為,低利率、供應緊縮和信貸正常化的結合,形成推動房地產市場結構性復甦的一系列條件。
滙豐認為,內地住房供應壓縮正實現,為住宅市場帶來結構性緩衝,將成樓價復甦的重要驅動力。內房「危機過去,估值在前」,在中國政策支持下,內房由危機轉向結構性復甦,更堅定對內房業所持建設性看法。
該行偏好華潤置地(01109)、建發國際(01908)、中國金茂(00817),及貝殼(02423),評級均為「買入」,同時上調多隻內房目標價,其中,中國海外發展(00688)調高14%至14.8元;華潤置地調升12%至36.3元;龍湖(00960)上調8%至12.3元;綠城中國(03900)上調6%至11.5元;中國金茂上調7%至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