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29日)A股走低。滬綜指收3,286,跌1點或0.05%;深成指報9,849,跌5點或0.05%;創業板指1,931點,跌2點或0.13%。兩市總成交額1.04萬億元人民幣。
期指結算日港股反覆靠穩。恒指昨早高開101點後,一度轉跌53點,低見21,918,其後重拾升勢,曾漲241點至22,213。最後收升36點或0.16%,報22,008;國指跌12點或0.15%,報8,067;恒科指收升30點或0.61%,報5,019點。全日總成交額微增至約1,776億餘元。
金融互有升跌,滙控(00005)業績勝預期,再推高收3%;友邦保險(01299)跌0.1%;中國平安(02318)升0.3%;香港交易所(00388)則收跌0.4%。
科網個別發展,騰訊(00700)跌1%;阿里巴巴(09988)跌0.1%;阿里健康(00241)收升7.1%,是表現最好藍籌;美團(03690)升2.8%;小米集團(01810)跌0.1%;京東集團(09618)升1.9%;快手(01024)亦升0.3%。
汽車個別走,比亞迪股份(01211)跌2.5%,是表現最差藍籌;吉汽(00175)升4.1%;蔚來(09866)升4.9%;小鵬汽車(09868)收跌4.4%;理想汽車(02015)升1.9%;零跑汽車(09863)升8%。
藥明康德(02359)首季多賺89%,股價升4.2%;藥明生物(02269)亦收升1%。
李寧(02331)首季零售流水按年錄低單位數增長,股價跌2.5%。
焦點股方面,獲螞蟻控股入主的耀才證券(01428)再漲31.5%;泡泡瑪特(09992)與蜜雪集團(02097)齊創盤中新高,分別收升2.5%和3.1%。
市場人士表示,環球貿易戰雖令股市波動,但料震盪力度相應減弱,而內地加大力度撐經濟穩樓股,港股暫趨回穩。不過,長假期前觀望味濃,成交轉弱,短期料維持窄幅上落格局。
(分題)滙控首季賺95億美元勝預期
滙控(00005)首季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94.84億美元,按年跌25%,仍勝市場預期。集團擬展開新一輪最多30億美元股份回購,預計將於5⽉2⽇股東大會結束後展開,並於2025中期業績前完成。
滙控表示,今年首季除稅前利潤中,包括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和香港業務分部財富管理業務,以及企業及機構理財分部旗下外匯業務和債務及股票市場業務均表現強勁。稅後利潤76億美元,同比減少33億美元。
首季收入176.49億美元,按年減15%,反映業務出售影響,尤其是加拿⼤及阿根廷。
淨利息收入83億美元,按年下跌4%,反映出售加拿⼤及阿根廷業務導致的減幅,以及貨幣換算差額的3億美元不利影響。若不計及此等因素,淨利息收益有所上升。
展望方面,滙控繼續以於2025⾄2027三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15%為⽬標,根據最新模型推算,繼續預期2025的銀⾏業務淨利息收益約達420億美元。
滙控特別指出,鑑於⽬前的不確定性及市場波動,預期2025的貸款需求依然不振。然⽽中⻑期⽽⾔,繼續預期客⼾貸款結⽋按年達到中單位數百分比增⻑,並繼續預期財富管理業務的費⽤及其他收益中期內可達到每年雙位數的平均百分比增⻑。,
(分題)中金預期資金南流或達萬億
中金估計今年南向資金累計流入約8,000億至10,000億元,面對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預期恒指在基準情形下,為20,500;積極情形下,市場情緒修復至關稅衝擊前水平,有望重上23,000至24,000;悲觀情形下,企業盈利跌7%,對應18,000至19,000左右。
年初至今,南向淨流入規模達6,040.8億元,相當去年全年流入約四分三,日均流入規模為去年2.5倍。內地可投港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資金淨流入在3月創234億元紀錄,4月至今近350億元,背後可能有不少散戶藉ETF配置港股。
考慮到目前主動偏股型基金1.5萬億元規模,後續空間約750億至1,500億元,險資假設權益佔資金比例升至15%,且港股佔權益比例增至20%,並考慮新增保費,料年內有望帶來約1,500億至2,000億元增量資金。綜合以上,年內相對確定南向增量料約2,000億至3,000億元,全年累計流入約8,000億至10,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