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財經:貿易苛索   誰是誰非

分享

作者:《王道財經》由王冠一教授創辦,本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追蹤重要市場資訊,並致力剖析環球財金大局,務求見微知著,捕捉市場先機。

貿易苛索   誰是誰非

中美貿易戰近日煙硝再起,繼白宮表示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特朗普(Donald Trump)隨即宣稱可能加碼至4,500億美元,中國也不甘示弱,表示會徵收報復性關稅。貿易戰上演多月,在不少人心中,特朗普即使不是奸角,也屬一等一瘋子,而中國則是倒楣的受害者,然而,這種解讀卻又未免流於表面。

早前特朗普在G7峰會以一敵六,與盟友關係轉壞,到了近兩周又再劍指中國,中國官方指美方極度施壓並進行勒索,失去理智並違背市場規律,而中國民間更是群情洶湧,怒斥美國為「流氓國家」。既然美國大舉保護主義旗幟,中國也搖身一變成為自由貿易的擁護者,官媒甚至將貿易推至「捍衛人類共同利益」的高度。

誠然,美國在貿易交涉上貪得無厭,直接導致亂局至今仍未平息,但回想特朗普多番索求的理據,是要求中方「改變其掠奪式的貿易方式」,有分析員認為此話不無道理。事實上,中國由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雖曾承諾陸續開放市場,例如農業、汽車、金融和醫療等服務行業,可是18年過去,農產品市場是開放了,但汽車、金融和醫療等仍然拒外資於門外或設諸多限制,而減少國企市場份額、開放通訊市場、減少出口補貼、保護知識產權、外國電影自由發行等一系列諾言,全部無疾而終。

Facebook、Google等美國創科巨頭,一直無法打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則以封閉壟斷的市場優勢,培養出自家的社交媒體平台等創科巨企。同時,中國企業卻借助世貿組織的便利,可自由進入成員國的市場,在此層面看來,中國在貿易戰上所謂「受害人」的形象,似乎有點說不通。

儘管如此,短期內要一次性扭轉現有局面,也是不可能之事,美國多番強調要終止中美貿易長期不平衡的局面,說白了,就是迫令中國徹底開放市場;對此,中國已表示願意逐步降低汽車關稅、放寬外資準入門檻,並以加大採購美國農業、能源產品作為談判籌碼。簡單而言,中國不可一次過打開貿易大戰,美國卻屢屢進迫,多個月來兩國短兵相接,其實是深陷互不相讓之矛盾局面,中美貿易爭拗要談真正偃旗息鼓之日,遠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