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道財經》由王冠一教授創辦,本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追蹤重要市場資訊,並致力剖析環球財金大局,務求見微知著,捕捉市場先機。
年底衰退 杞人憂天
市場氣氛變幻莫測,去年大家仍相信美國聯儲局會全力加息,到了今年初,輿論已為之大變,局方於1月未有再加息,連帶今年餘下時間的加息次數也愈減愈少,有分析預計僅加一至兩次,部分悲觀言論預言加息周期已告一段落。更甚者,衰退將臨一說已甚囂塵上。
加息周期踏入尾聲,主因是美國的經濟動能逐漸轉弱,至於有可能出現衰退,又是否危言聳聽?不少權威經濟學者認為今年年底或明年很可能會步入衰退,差別只在2019抑或2020年。至於壓倒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少分析直指樓市,原因是加息周期令美國按揭成本上升,同時美國樓市正處高位,民眾愈來愈難負擔,需求減弱下,遂削減建築活動及投資,成為衰退之始。
除了樓市,中美貿易磨擦亦被認為是衰退元兇之一,皆因兩國爭拗不單令中國增長放緩,也為美國經濟帶來壓力。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貿易主張,表面上是為了保住美國人飯碗,但關稅提高也必會增加美國企業的成本及消費者負擔,甚至窒礙美國企業投資。事實上,最新出爐的美國12月零售銷售按月下跌1.2%,為2009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即使是近年興起的郵購和電子商貿,銷售也下跌3.9%,是2008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經濟數據放援,令態度一向強硬的特朗普也不得不軟化,同意將貿易談判死線延後60天。
眾說憂慮經濟衰退
市場上眾說紛紜,會否衰退、何時衰退還要拭目以待,但倘若成真,結果又有多嚴重?可以預計,今次損傷遠比不上2009年的金融海嘯。金融海嘯在全球捲起千堆浪,有兩大關鍵,一是美國次按爆煲令消費者大受打擊,二是影子銀行及衍生產品爆煲,產生連鎖效應,金融企業如骨牌倒下。如今美國樓價雖已攀過海嘯前的高位,但由於監管大大加強,「次按」問題不再成大患。其次,銀行的衍生產品市場萎縮,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機會因而減低。
科網泡沫爆破和金融海嘯,相信不少投資者仍然歷歷在目,皆因這兩次熊市中,美股平均大跌四至五成。不過,回看過去九次衰退,美股的平均跌幅其實只有24%,其實並不如想像般嚴重。市場上瀰漫悲觀情緒,斬釘截鐵指出美國今年底會陷入衰退、股市山崩地裂等評論比比皆是,但權衡市場風險及歷史數字後,此等言論又會否顯得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