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冠麟:資產增長:量化交易+合時抄股

分享

作者 : 溫冠麟,國富民豐資產管理 市場總監。FB:Sunny温冠麟-平民投資

資產增長:量化交易+合時抄股

每兩三年,股票就有一半時間是熊市,炒股虧蝕機會很大。因此,為使資產每時每刻都在賺錢,錢忙人閒,就務必用人工智能操作。

港股方面,早前讓大家留意贛鋒鋰業(01772.HK)和栢能集團(01263.HK),現在可留意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和眾安在綫(06060.HK),好大機會大反彈。

而人工智能中,近年公募基金推出一些主動管理型量化基金,還有一些專戶產品,主要通過股指期貨量化對沖。跟大家分享一下趨勢!

公募基金:量化投資在公募產品的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利用量化投資管理純被動指數基金,控制跟蹤指數誤差;

(二)主動管理的增強指數量化基金,以富國基金為代表;

(三)主動管理的量化產品,擇時、選股等都通過量化模型完成。

這三個方面的應用其實也反映量化投資的三個層次,選股是最低的層面,之後是行業配置,最上面是倉位選擇。

公募量化基金仍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而且目前純粹的量化基金並不多,同時基金之間採用的量化模型也有同質化現象。大部分量化基金採用的選股邏輯有很多相似之處,普遍採用的選股模型是多因數模型,出發點是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量化,輸入資料來源也相同,對因數權重分配則摻雜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的主觀判斷。

公募基金中,第一隻量化基金出現在2004年,但直到2009年開始才出現加速迹象。截至2017年3季度,全部6539支公募基金中量化策略類基金共計218支,分為指數型量化、主動型量化、對沖型量化三類。其中基金存續期超過三個月的為216支,上季度平均收益率為4.34%,最高收益率為18.19%。2017年3季度公募基金量化策略類業績排名前10情況。

私募做量化的邏輯也相對更簡單,它的目標就是獲取收益,因此哪怕是揪住任何一點能賺錢的東西,都會孜孜不倦地研究下去,並把其轉化為收益。而一旦這個阿爾法因數消失,它也會發了瘋一樣地尋找另一種方式。而這種力量則是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等基金管理人所缺乏的,因為他們管理的並不是自己的錢,對他們來說,量化只是工作或者事業;而對於很多量化私募來講,這是他們謀生的根本。因此私募寬客的量化策略呈現出粗放式發展的特徵,多種策略百花齊放。

有些私募的量化策略主要體現在對持倉風險的管理上,採用了當前全球資本市場交易中廣泛使用的「在險價值法」量化風險模型。該理論通過對歷史價格波動和趨勢進行嚴格的統計計算和研究,預測持倉在未來一段時期可能出現的最大虧損幅度。有些私募的量化策略採取市場中性策略。

另外,並購套利、事件驅動、宏觀策略等量化策略也在當前私募量化產品中有所體現。

下期再跟大家談談期貨界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