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詠詩:做食肉獸 真心愛地球

分享

B 1 / 編者之言 黃詠詩

#拒做食肉獸 真心愛地球

新冠病毒疫情及早前的非洲豬瘟,曾令肉價暴漲,「植物肉」的出現,無疑為消費者多一個選項。隨着人們對植物肉愈來愈接受,預料這方面的需求還會增加。然而,真肉的口感令不少人無法割捨,以植物性蛋白為基礎原料生產的「人造肉」,或許能滿足大眾。

根據英國跨國投資銀行Barclays研究報告稱,10年內全球肉類替代品的市場規模可達1,400億美元,佔世界肉類產業1.4萬億美的10%。而在這1,400億美元的肉類替代品市場中,中國市場又如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肉類消費量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一。美國植物肉企業Beyond Mea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伊森‧布朗曾表示,中國是肉類產品大市場之一,也有可能成為植物性肉類產品的最大市場。

另外,亞太地區的素食人口佔很大比份,而坐擁龐大肉類消費的內地市場,更被各家植物肉巨頭視為新藍海。要使素食肉品成為主流,零售商需要提高供應量,更多的餐館需在菜單上空出一定的空間來提供素食品,公司必須確保這些產品有吸引力。

歸功於有些大型連鎖速食餐廳與素食肉品廠商成為合作夥伴,純素肉品已經開始進入主流市場。近年星巴克、肯德基、必勝客等巨型快餐行業都相繼推出植物肉餐點。

筆者認為,植物肉鎖定的其實是葷食市場,最大目標人群是喜歡嚐鮮的年輕人。除了素食人口年輕化,環境議題更成為植物肉的發展契機。日益進步的食品科技讓植物肉越來越像真肉,那麼也許人類不需要吃大量的肉,就意味不需要養那麼多動物,減少消耗大量的糧食。地球暖化、減少畜牧業等口號,成為推動植物肉風潮的最佳助攻,植物肉是否能取代真肉地位,成為食品科技的霸主?

消費者可購買的食物肉屬於加工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示上一長串原料名稱,似乎與「天然」、「無添加」的飲食趨勢背道而馳,而不含膽固醇、具膳食纖維的特性是受歡迎的。總歸而言,植物肉的營養價值好壞,最主要還是回歸我們如何選擇飲食均衡搭配,及是否遵循低溫、少油、少糖、少鹽的烹飪原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