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研究室:五窮六絕 幾時翻身 券商生存空間窄 

分享

孫天欣,國投證券資本市場部主管。負責資本市場融資、機構業務和個人證券業務的開發和管理。有十多年金融業經驗,曾任大型銀行和券商,熟悉證券交易、財富管理、資本市場和另類投資。

五窮六絕 幾時翻身 券商生存空間窄

疫情已經持續三年,近年有不少券商結束營業,向證監會交還牌照,金融業的好日子是否不再?

早在2016至2018年,證券行轉手頻繁,當年更有不少人靠買賣券商致富,一個證券交易牌照,被炒致港幣一千萬以上。

疫情以來多間證券行停業

年初至今,已有超過11家券商提出自願停止營業,早前擁有過萬客戶,曾經入表上市的一通,也宣布結業,也算是行業的第一滴血。

最近港股成交低迷,大概只有1,200億成交,港交所最新公布,截至今年三月底,首季港股日均成交額為1,465億,按年跌35%,期內只有17家新股上市,集資額只有149億,按年跌89%。

未能開源唯有節流,但始終成交低迷,加上零佣金時代,傳統證券行難以跟互聯網券商競爭,去年政府更大幅增加股票印花稅到0.13%,即是每一筆交易,政府收入多過券商佣金,而監管部門推出越來越多新措施,對交易系統要求越來越高,例如早兩年推出的雙重認證,到今年推出港股實名制,券商也要加大資源在系統和合規上,賺不到之餘還要增加開支,兩面夾擊。

資產管理成新出路?

近來不少證券行成立了資產管理部門,也有見中資券商也開始提供家族辦公室或成立基金,藉以收取管理費和表現費。早前有銀行報告聲稱,香港有40萬個千萬富翁,計起來就是40,000億的市場。

若果計算一個資產規模1億基金,每年大概2%管理費,一年收入也有2百萬,怪不得越來越多券商進入資產管理業務,不過整體大市表現不好,贏錢需要非常高技術,才能收取表現費。

隨着各國慢慢開關,也希望香港政府能夠幫助業界,將香港轉型成為亞洲資產管理和家族辦公室的中心,讓金融業繼續支撐經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