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全球關注AI在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 計算能力已成為一種國力的比併,中國算力在全球排名第二
– AI計算中心成為香港創科發展突破的必要基地
AI計算中心成為創科突破關鍵之一
人工智能(AI)成為近年主流的技術,如今全球講求「AI+X」,「X」可以是任意的領域,重視AI在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香港多了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新定位,而新一屆政府的《施政報告》中,也將人工智能產業定為其中一個策略產業。不過有專家指,香港要發展創科,尚欠關鍵拼圖,缺乏可以運算大模型的統一平台,恐阻礙科研發展,建議香港參考內地,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將AI結合香港具有優勢的領域作重點發展,相信有助吸引相關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以達成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
手機上的人臉識別系統、社交平台和影音平台的推薦系統、垃圾電郵過濾系統,乃至智能家居的自動調節系統等,背後運作的原理,全與人工智能有關。早於五十年代,已有科學家創造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包括現時最熱門的深度學習,亦即人工神經網絡,但當時未能具體應用,及至2003年以後,有相應的算法理論、大量數據,以及充足的計算能力,讓人工智能得以產生作用,迎來持續近二十年的騰飛。
計算能力已成為一種國力的比併。如今算力如同虛擬的勞動力,各行各業的創新應用均要用上,過去不時有調查報告比較各國的算力,以算力系統在每秒鐘所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為基準,次數愈多,代表算得愈快,即算力愈高,根據資料,中國的算力近年在全球名列第二,僅次於美國。現時內地有五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並將規劃建設六個類似的中心,已建成的中心,有兩個位處大灣區,坐落深圳和橫琴,其中在內地採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首研發的疫情預測系統,正是由橫琴的計算中心運算,該中心的每秒算力達一百一十六億億次,比家用電腦快三十萬倍。
相比之下,香港的算力遠遠落後,目前各企業和院校都是各自購買算力,且算力分散。據悉,全港正在運作的GPU(圖像處理器)晶片只有幾百顆,但香港若要發展智慧城市,例如智慧交通和醫療等均屬大模型,上千億參數,需要數千顆GPU運作,因此AI計算中心成為香港創科發展突破的必要基地。
近年有不少數據中心落戶香港,在戴德梁行發布的《2022年數據中心全球市場概覽》中排列全球第六,同樣有計算功能的數據中心。然而,算力可大致分為通用算力和人工智能力,數據中心所用的是前者,多採用CPU(中央處理器)處理計算,而AI計算中心多以GPU等進行,才能滿足智能計算所需要的龐大計算量和運算速度。因此港府應該牽頭,建立統一、具規劃性的AI計算中心,完善本港的AI發展缺陷。除此之外,港府需要借鑑國內的經驗,好好分配算力資源,評估具重大科學意義、對行業產生較高影響力、有具體經濟效益等項目獲配優先使用權,把有限的資源投放給最有希望的方向,避免短期內消耗所有算力。
#人工智能 #計算中心 #人臉識別 #工商專業新經濟 #王德承 #炒股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