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機港股: 第二季港股將反映經濟轉強

分享

第二季港股將反映經濟轉強

首季,金融市場並不平靜。季初,美國通脹頑固,美聯儲更為鷹派,市場遂有峰值利高於預期的擔憂;此外,內地疫後復常,惟消費信心較預期弱,特別是商品房、汽車等大宗銷售,致令投資氣氛轉弱,恆指遂入調整,並低見18800。然而,季尾歐美銀行先後出現流動性危機,導致銀行系統受壓,信貸緊縮隨之而來,美聯儲被迫再向市場放水,也燃起市場對加息週期見頂及提前減息的憧憬。最終,首季恆指在反覆中仍錄得3.2%升幅,於審慎樂觀中進入二季度。

雖然內地樓市的復甦較預期慢,而首兩個月的工業利潤跌幅亦擴大,但官方制造業PMI的數據較預期強,最新的3月數字保持於51.9,較預期51.5為好,反映制造業並不差,復甦動力未見減弱。此外,總理李強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提到內地的消費、投資等主要市場經濟指標,不斷向好,3月情況比1、2月份更好,這透露出3月的房地產及汽車等消費可能恢復得不錯,料3月的各項主要數據,以至首季GDP,都有穩步向好的表現。估計市場特別關注3、4月內房合約銷售的情況,若見到明顯改善,市場將有更強的上升動力。

首季業績期過後,分析員將重新評估今年企業盈利增長,目前普遍估計恆指盈利增長可達15%,這是支撐大市的重要基本因素。2023年是內地、港澳經濟疫後復常的第一年,相信經濟有修復式反彈的空間,內地經濟增長5%及香港增長3%,應不難達標。當市場第二季焦點轉向宏觀及企業基本面,相對於歐美或陷於衰退,恆指的亮點將更形突出。

還有,重磅科網平台股的消息面料更趨正面。首先,阿里、騰訊、京東及美團等,去年四季度業績均有較預期好的表現,這不單單是降本增效,也有核心業務復甦的跡象,如騰訊的遊戲及美團的到店業務等。其次,阿里提出治理改革,鼓勵分拆,釋放價值,也有助全面回應監管當局的疑慮,令其風險溢價大降。投資者對此反應良好,也由此推動一波釋放科網價值的熱潮,估計大型科網股的正面氛圍,將延續至第二季。

當然,第二季也不會一帆風順,最大的逆風料來自地緣政治,美國打壓內地高科發展不會手軟,其次是烏克蘭危機料仍暗流湧動,會否升級戰況,從而再觸動市場神經,實屬難料。還有若歐美金融危機復燃,美聯儲政策反覆等,均可能讓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定,最終也拖累港股。

總的來說,二季度恆指的走勢,仍是審慎樂觀,反覆向上的機會稍大。處於約10倍市盈率,恆指估值水平具抗跌力,加上企業盈利回復增長,而當前不少大企業均著意提升股東回報,這是對股市極為有利的格局。相信恆指二季度波幅範圍將介乎19000至21500,投資焦點將由歐美銀行危機,轉向中港經濟復甦態勢之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