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1月22日)內地六部門突然聯合印發實施方案,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審議同意,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證監會信息顯示,方案主要舉措包括五個方面:1)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2)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3)提高企(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4)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佔比;5)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
國新辦其後於1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將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在現有基礎上,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其中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另外,明確提出公募基金、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實施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大幅降低國有保險公司當年度經營指標考核權重,細化明確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長週期考核。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發言指,將進一步優化完善保險資金投資政策,鼓勵保險資金穩步提升股市投資比例,特別是大型國有保險公司要發揮「頭雁」作用,力爭每年新增保費30%用於投資股市,力爭保險資金投資股市比例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穩步提高。目前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權益類基金超過4.4萬億元。從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情況看,股票和權益類基金投資佔比12%,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佔比9%。
至於企業分紅方面亦見成效,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引導上市公司給投資者過年發紅包,春節前兩月有約310家上市公司實施「春節分紅」3,400多億元。去年制定了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規則,回購增持、分紅等政策,去年全年上市公司分紅有2.4萬億元,多次分紅企業不少,有條件的企業9成實現了分紅,預計會有超過310家公司在春節前分紅,將是去年同期家數的9倍。資金入市方面,央行黨委委員鄒瀾表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已開展兩次操作,合計金額1,005億元,去年10月操作的500億元已全部用於融資增持股票;今年1月份操作的550億元,行業機構已經可以隨時用於融資增持股票。
2025年筆者不會過於看淡中港股市,事實上內地有很多措施可以出台刺激股市及經濟,實施與否只是「一念之間」。筆者認為今次的發佈會對內地股市是有明確提振作用,方案是針對資本市場操作,急市場所需,提供一些金額、數字給市場參考,為A股市場帶來穩定資金流入,中長期來看內地金融類板塊會直接受惠,當中保險股得益最大。至於港股方面,短期契機還看3月「兩會」召開前大機會有一波炒作空間。
權益申報: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