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資產多元化央行大掃黃金 港府拓國際黃金交易中心

分享

「貿易戰」開打點燃市場避險情緒,加上各國央行大舉「吸金」,帶動黃金價格猛進,現貨金一度升越2,900美元,繼續刷新歷史高位,年初至今已累升大約一成,《路透社》報道,自2023年10月23日以來,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已上漲63%。

《路透社》數據顯示,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黃金信託」2月7日持倉量已比1月27日增加1.3%,升至2,792萬安士。除投資者避險情緒外,多家中央銀行持續買入,同樣推動金價上漲。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央行過去三年對黃金買入強勁,

世界黃金協會2024報告指,包括場外投資,全球總黃金去年第四季需求增1%,創季度新高,全年達創紀綠4,974.5噸。

央行不停吸金,持續三年購金逾1,000噸,第四季加速增至333噸。當中,波蘭國家銀行以90噸需求領先,新興市場銀行也普遍存在需求,中國人民銀行亦佔44噸。

報告顯示,以價值計算,需求達前所未有水平。創紀錄金價和交易量相結合,使第四季度價值達1,110億美元。2024全年3,820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最高水平。

對於黃金近期升浪,主要因貿易戰局勢下,央行的美元儲備可能隨時成為被制裁工具,許多國家央行都希望將外匯儲備多元化,因此增持黃金。此外,投資者如要將資產多元化,黃金和加密貨幣向來是兩大重要渠道,惟加密貨幣近期調整較多,不排除很多私人投資者將資金調至黃金。

業界表示,黃金短期內仍在升浪當中,走勢樂觀,不過,考慮到美國通脹升溫、利率有機會長期高企,甚至貿易戰風險沒有想像般大,不排除今年黃金不能突破3,000美元關口後便掉頭向下。

有市場人士認為,華人和東南亞社會對黃金需求較西方大,香港在中華文化圈與東南亞也有很強聯繫,有潛力發展黃金交易,「金價升對香港來說是好事」,並指出,特朗普處理經濟議題不明朗是金價飆升的主因,估計,市場避險情緒會在特朗普任內維持。

金價屢創新高同時,港府亦因應《施政報告》積極推動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去年底成立工作小組,在交易、監管及推廣制訂方案。有學者認為政策適得其時,但靠配套吸引市場參與需時,促乘勢在交投熾熱時加緊宣傳,為本港塑造形象。

業界表示,目前金價受全球局勢動盪刺激而創新高,政府應加緊建立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形象,即使法規及硬件配套需時確立,目前亦應該做好宣傳,要讓全球知道香港不止有倉庫,亦有認證、物流服務。並且認為,黃金交易中心應該「重量不重價」,即使金價日後回落,香港本身亦有很大潛力吸引交投,以及促進更多實金轉移。在香港建立黃金交易及儲存中心,可有效服務中國、印度等黃金消費大國。目前全球最大實金儲存地在美國,背後與信心有關,但在政治紛爭之下,香港應及早部署,助市場分散儲存實金的風險。

事實上,港府已展開建立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工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去年底成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監管機構、金融機構、交易所代表及業界,就改良市場交易和監管機制、國內外推廣等擬定方案。在配套上,政府同時推動構建國際級黃金倉儲設施。本港機場禁區早前已制訂擴建金庫計劃,由目前容量為150公噸,初步擴至200公噸,並分階段增加至最高1,000公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