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統計局公佈,1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按月上升,二三線城市整體則按月略跌。外電根據數據測算,內地上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按年跌5%,跌幅較前月收窄0.3個百分點,連跌19個月,但連續3個月收窄跌幅;按月就連續兩月持平。
統計局指,新樓售價按月上升的城市有24個,較前月增加1個。二手樓按月上升的城市有7個,較前月減少2個。上月一線城市新樓售價按月升0.1%,升幅較前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跌0.4%,廣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別上升0.6%和0.2%。一線城市二手樓價按月升0.1%,升幅較前月回落0.2個百分點。
昨日(2月19日)A股高收,滬綜指收3,351,升27點或0.81%;深成指報10,772,收升155點或1.46%;創業板指2,226,收升44點或2.03%。兩市總成交額1.75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乏力再上,恒指昨早低開199點後,最多曾跌327點至22,649始獲承接,跌幅一度收窄至1點,終於收跌32點或0.14%,報22,944;國指跌12點或0.14%,報8,463;恒科指逆升33點或0.58%,報5,672。全日總成交額縮減至僅2,625億元。
科網升跌不一,小米集團(01810)繼續破頂,逆市升2.1%;騰訊(00700)跌1.1%;阿里巴巴(09988)跌1.7%;美團(03690)跌3%;京東集團(09618)跌1.5%;快手(01024)升0.2%;百度(09888)績後挫2%。
金融個別發展,滙控(00005)年度多賺逾6%勝預期,並擬斥最多20億美元回購,股價高收1.3%;恒生銀行(00011)績後挫3.9%;友邦保險(01299)升0.7%;中國平安(02318)升0.3%;香港交易所(00388)則收跌0.8%。
美國擬對晶片加徵關稅,市場炒作國產晶片自主研發生產,晶片股受捧,中芯國際(00981)升8.3%;華虹半導體(01347)更急飆22.9%。
汽車普遍高走,比亞迪股份(01211)升0.7%;吉汽(00175)升0.7%;蔚來(09868)跌1.6%;小鵬汽車(09866)升4%;理想汽車(02015)收升1.6%。
蒙牛乳業(02319)發盈警,但計提一次性商譽減值全年料仍錄純利,股價升10.3%,是表現最好藍籌。
市場人士表示,港股連日急升,已邁技術超買水平,科網乏力再上拖累市勢回調;由於多隻重磅股開始陸續派發成績表,績後表現將左右短期大市表現,美國加徵關稅陰霾未散,料恒指23,200阻力至為關鍵。
(分題)滙控年賺323億美元勝市場預期
滙控(00005)昨公佈全年業績,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323.09億美元,按年升6.5%,勝市場預期;第四次股息0.36美元,全年派息0.87美元,包括完成出售加拿⼤滙豐後於6⽉派付的特別股息每股0.21美元。集團又擬展開最多達2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
年度收入659億美元,保持平穩;淨利息收益減31億美元,淨利息收益率1.56%,下跌10個基點。滙控宣佈採取措施簡化集團架構,專注能讓集團在強⼤基礎上加以發展、取得增⻑的機遇。於2025⾄2027三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約15%為⽬標,設定2025⽬標基準營業⽀出較2024增約3%。
集團表示⽬標在2025年減少約3億美元成本,並致⼒於2026年底前把年化成本基礎減少15億美元;集團計劃於2025及2026承擔18億美元遣散和其他預付成本,並將之分類為須予注意項⽬。
(分題)花旗上調恒指:年底見24500
花旗上調港股預測,恒指今年上半年目標23,800,今年底為24,500;高出預測分別的21,000和22,000。
花旗表示,國家產業政策與戰略計劃《中國製造2025》於2015首次提出,旨在深化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儘管自2018以來該政策不再獲高度關注,但種子已經種下,並且正在發展中。《中國製造2025》涵蓋的10個產業中,該行尤其看好航空航太設備產業的中航科工(02357)、海洋工程產業的中集安瑞科(03899)、鐵路設備產業的中國中鐵(00390)、中車(01766)、株洲中車時代(03898)和中國通號(03969)、電力設備產業的東方電氣(01072)、新能源材料成分金屬生產產業的紫金礦業(02899),上述股份均給予買入評級;同時關注福萊特玻璃(06865)和信義光能(00968),預計由於預期電價上調之前的搶購潮,未來兩至三個月太陽能玻璃價格將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