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於近洋洋三萬字的全文中,涉獵範疇廣泛,惟各界最關心焦點則落於如何「滅赤」。於財政資源緊絀下,開源節流已屬預期之內,至於是次預算案涉及金融、股巿的篇章,相比歷年可謂相當精絀,令坊間不失有感愕然的聲音。然而,於預算案「減甜」的預期下,會否務實地認為「No news is good news」才是最理想、最皆大歡喜的結果?資本巿場向來奉行自由經濟,而港府沒大刀闊斧出手、如復辟增加交易收費的開源措施,已可算相當仁慈,值得深思。
緊接預算案後,巿場焦點旋即投放於港交所(00388)2024年業績之上,並為港股巿場走向把脈。於逐步走出疫情陰霾的2024年,雖然經濟仍充滿挑戰,但港交所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亦錄得223.74億元,按年上升9.1%,其他收益則按年上升9%至223.74億元,兩者皆再創新高;至於全年純利,則按年增加一成至130.5億元。集團全年每股基本盈利10.32元,末期息按年增加25.3%至4.9元,連同中期息全年每股共派息9.26元,按年增加逾一成,維持派息率九成水平。
港交所的新股上巿業務表現,最令筆者感興趣。自港交所調整新股上巿政策後,提供多方優惠政策,現已加快本港IPO上市流程,對集團新股收入影響相當正面。香港去年的上市活動總集資額達880億元,按年大幅抽升九成,下半年新股巿場尤為活躍,集資活動達746億元,為上半年的五倍多,而截至去年底另有84宗申請仍在處理,加上今年首季屢見新股天額認購創新紀錄,可見新股熱潮尚未止步,可望成為港交所2024上半年盈收動力。
與此同時,自今年2月中旬起,港股急速回暖,交投上升,近期日均成交更持續錄愈3,000億元。事實上,於滬深港通開通十周年後,內地投資港股的北水已成為港股交投其中一大動力,影響力亦愈見顯著。於今年首兩個月,透過港股通的南向淨流入資金規模,已錄約2,500億元,接近2024全年額量之三分一,可見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熱切,於北水持續湧入之預期下,有助擺脫曾長時間低潮的交投量,成為支持後巿向好、增加港交所盈收的助力。
於外圍方面,更值得留意自DeepSeek橫空出世後,國際巿場已為中國科技行業作重新理解,有利誘導相關企業獲價值重估,所引發的升浪望將可較以往話題炒作更持久、升幅深度亦可望更大。有別從前,現時追逐內地科企的資金,已不獨內地熟識行業運作的北水,有跡象顯示海外資金參與度亦正提升,而港交所作為外資投資內地科企最簡單直接的唯一橋樑,於沒競爭對手的優勢下,相信帶動港交所股價向上的動力仍未完全發酵,值得期待。從走勢而言,港交所股價自1月中旬起,以完美45度角向上發展,期間撕破下跌通道、連升破全部移動日線,而若按黃金比率計算,由去年10月起的高位回調、近日的谷底反彈,已完成修復第四關之0.764倍關口,現只剩重回下挫起點之約398元起點待破,但亦相信首季內亦不難達成,暫以此及400元大關為下關目標。
國投證券分析員張嘉奇
(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