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00297)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化肥,提供一條龍服務的企業,另有提供與化肥和產品研發等服務、以及開採和勘探磷礦以及生產飼鈣業務。集團早前公佈2024年業績,全年錄得收入212.6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減少2.1%。期內,集團全年純利按年大升近七成至10.61億元,主要由於早年聯營公司因政策性關停及破產清算,於2023年度遭確認損失,故令去年於低基數下錄盈利大升現象;假若剔除上述影響,去年盈利為12.29億元,按年增長仍達7%。
集團現時主要有三大板塊業務:基礎業務(採購及銷售鉀肥、磷肥及硫磺)、成長業務(研究、生產和銷售生物複合肥和特種肥料,銷售植保及種子)、以及生產業務(主要生產和銷售農用飼鈣、精細化磷酸鹽、合成氨與尿素等),於2024年分別貢獻收入約51%、38%及11%,當中亦以成長業務收入按年增長2.2%最為迅速;而主要產品為複合肥及磷肥,於期內分別貢獻總收入約32%。
由於集團近年積極採用「生物+」策略,成為盈收增長主要動力。該策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並以產品、管理、品牌、渠道、技術等優勢,改善供應鏈及產業營運管理,推動生物肥料產銷量增長,成功令主要產品、異化複合肥去年銷量按年大增12%。同時,集團亦致力品牌宣傳和技術營銷,推廣旗下高端產品,去年於「生物+」旗下的高端產品銷量,更錄得按年增長近六成的佳績。今年初,內地如常發佈以農村農業問題為主要議題的一號文件,今年首次提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強科研、引領先進生產技術,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簡單而言,國內冀推動農耕機械發展,改善耕種效率,日後將直接帶動化肥需求,勢成化肥股長線催化劑,而中化化肥亦專注於以生物技術研發新產品,提高化肥效率,正好配合內地政策方向,對日後推動銷售及發展極為有利。
中化化肥股東架構穩健,近53%股權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間接持有,或為集團擁穩定派息政策的原因。集團自2018財年連年派發末期息,而於上年度派末期息5.71仙,按年增加逾16%,派息比率約35%,維持與過去4個財年平均值相約,按執筆時股價計算息率近5厘吸引,而預期巿盈率亦不足7倍。中化化肥股價於半年前於1.3元高位反覆回調,惟期間於1元水平顯示強勁支持,築起多重底,而近日更呈小圓底走勢反彈,接連收復10、20天線後,現更升破此前1.3元之高位阻力,憧憬走勢現突破並阻力全消,短線可以1.52元作目標,止蝕價1元。
國投證券分析員張嘉奇
(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